關稅問題引發市場動盪,投資者尋求新策略

本週,關稅問題成爲市場的核心話題,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加劇,促使投資者尋找不同的市場應對策略。

儘管美國總統特朗普預計將在週三宣佈新的關稅措施,市場已提前承受衝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均以季度下跌收尾。

即便最終實施的關稅沒有上週公佈的針對所有進口汽車的25%懲罰性關稅那般嚴厲,特朗普政府混亂的政策執行方式已使消費者和企業對局勢何時平息失去信心。

與此同時,全球其他國家也在重新考慮與美國的貿易關係,轉向更穩定的合作伙伴。這可能對美國的長期貿易地位造成不利影響,同時削弱本土企業的競爭優勢。這一不確定性也是推動此前帶領市場上漲的大型科技股回調的關鍵原因之一。

美國民衆對通脹重新上升的擔憂加劇,因爲關稅推高了商品價格,同時就業市場的前景也面臨壓力。消費支出已經出現裂痕,而個人消費自2020年以來一直是美國GDP增長的主要動力,佔比超過80%。

BCA Research首席全球策略師Peter Berezin警告稱,雖然就業市場目前仍然穩健,這可能只是“虛假的安慰”。企業在經濟下行初期往往先減少招聘,而不是立即裁員,失業率的上升通常更接近衰退結束階段,而非起點。

Berezin預測,美國及其他主要經濟體可能在2025年陷入衰退,而由關稅引發的通脹將限制各國央行的政策應對能力,從而延長經濟低迷期。他預計,標普500指數將在今年底跌至4450點,为市场上较低的預測目标之一。他強調,这一預測并非基于近期市场动荡,而是自年初以來就基於經濟基本面所作出的判斷。

面對市場動盪,美國投資者的選擇有限。在Berezin的預測下,防禦型股票明顯優於週期性股票。這種趨勢已在市場中有所體現,今年以來,消費者必需品板塊的SPDR基金(XLP.US)表現優於大盤。

對於不願完全放棄科技股的投資者,一種策略是尋找人工智能領域的新機會,而不僅僅侷限於近年流行的“基礎設施投資”模式。《Leading Thoughts》通訊的撰稿人Christopher Smart建議,投資者可以關注礦業公司如何利用自動化技術優化採礦業務,提高投資回報率。此外,銀行業在合同審查、行政管理和欺詐檢測等方面採用AI的趨勢也值得關注。

能源需求也是另一個投資主題。Smart指出,儘管公用事業類股票近期表現良好,市場對能源的需求仍然強勁,包括傳統化石燃料、核能、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源等多個領域。

Trivariate Research總裁Adam Parker表示,儘管“七巨頭”因大規模AI投資吸引了市場關注,這並未傳導至中小型科技公司。目前,科技行業的資本投入強度處於近25年來的最低水平。

此外,庫存問題可能影響本輪財報季的市場表現。在新冠疫情期間,由於供應鏈短缺,許多科技公司大舉囤貨,如今庫存仍然居高不下。Parker指出,41%的科技公司目前的庫存銷售比率高於歷史趨勢。不過,一些公司的庫存銷售比率雖高但正在下降,比如泛林集團(LRCX.US)和西部數據(WDC.US)。

無論本週市場如何發展,投資者的不安情緒恐怕難以消散。過去兩年,市場在樂觀情緒推動下持續反彈,而如今市場環境的變化可能意味着新的贏家即將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