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地區併購交易額增長迅猛,超越歐美
今年全球併購競賽的帷幕剛剛拉開,亞太地區便以迅猛之勢超越歐美,展現出強勁的開局動能。
彙編數據顯示,亞太地區併購交易額較上年第一季度增長19%,遠超美國13%的增幅,更將歐洲14%的負增長遠遠甩在身後。
高盛投資銀行業務全球副主席Raghav Maliah表示:“與過去三年相比,如今亞洲各地的企業和金融投資者正更爲積極地尋求併購機會。” Maliah表示,交易規模的擴大對今年剩餘時間來說是一個令人鼓舞的信號。他還補充道,日本和韓國等國家推行的公司治理改革也有助於提升該地區的積極氛圍。
中國機遇備受矚目
瑞銀亞太區併購業務香港聯席主管Samson Lo表示:“目前整個亞太地區對併購的需求更爲旺盛,尤其是在中國。企業,特別是金融投資者,面臨着越來越大的資金配置壓力,同時也需要退出部分投資項目。”
儘管數據令人振奮,但市場的波動性和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因素仍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
摩根士丹利亞太區併購主管Richard Wong表示:“企業仍在評估包括關稅在內的新政治措施的影響,以及這些措施將如何影響全球業務。總體而言,交易落地所需的時間更長了。”
即使今年恒生指數漲幅超過15%,躋身全球表現最佳的指數行列,香港的私有化交易依然屢見不鮮。
據報道,中國移動(00941)和I Squared Capital正在競爭收購香港寬帶提供商香港寬頻(01310),同時新奧能源(02688)的大股東已提出收購要約,對這家中國天然氣分銷商的估值約爲 905 億港元(合 116 億美元) 。
今年,香港是全球第二大股票發行市場。3月,作爲金融中心的香港迎來了自2021年以來規模最大的兩宗股票發行,小米(01810)和比亞迪(01211)共籌集了約110億美元。二次上市也是併購交易的重要來源之一,比如寧德時代(300750.SZ)潛在的50億美元股票发行。
熱議話題
花旗駐印度投資銀行業務主管Rahul Saraf表示,在經歷了2025年初的一段平靜期後,印度的併購活動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有所升溫。2024年,印度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創下歷史紀錄,基準的Sensex指數在9月創下歷史最高點。但自那以後,該指數已下跌約11%。
Saraf表示:“地緣政治一直是人們在各種場合熱議的話題,這也在情理之中。”他補充道,考慮到今年還有三個季度的時間,他對會有更多的交易流“相當樂觀”。
巴克萊銀行印度融資和併購主管Arun Saigal表示,在股市動盪的情況下,併購活動可能會在未來12至18個月內增加。
美國銀行東南亞投資銀行主管Antonio Puno表示,市場波動可能會在其他地區催生一些機會主義交易。他認爲,值得關注的行業包括醫療保健、數字基礎設施和金融機構。
摩根士丹利的Wong表示,總體形勢正在改善。“確實有一些良好的發展勢頭,”他表示,“現在的問題是,這種勢頭最終能轉化爲多少實際的交易公告。”
地區 | 併購交易額增長 |
---|---|
亞太地區 | 19% |
美國 | 13% |
歐洲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