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研報:逆全球化推動滯脹趨勢,建議做多美國硬資產對沖風險
瑞銀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逆全球化是一個推動滯脹的大趨勢,關稅和逆全球化趨勢可能導致效率低下,進而降低經濟實際增長率並加大通脹壓力。在這種背景下,瑞銀建議投資者做多美國硬資產,如金礦和能源,以對沖歐洲週期性板塊表現不佳的風險。
瑞銀經濟學家的研究顯示,對75%的中國輸美商品徵收60%的關稅、對全球其他国家(除中國外)輸美商品徵收10%的關稅,可能導致全球GDP下降0.5%。通脹壓力將是多變的,主要影響美國。在17種不同的傳導情景中,預測的不確定性很大,尤其是在美國。
債券和股票市場正在消化關稅升級的預期。自1月份關稅言論開始升級以來,市場定價關稅實施的可能性和影響越來越大。美國10年期實際收益率下降了30-50個基點,而2年期通脹預期上升了70個基點,兩者都反映了經濟模型影響的一半或更多。在股票市場,对关税敏感的股票在美國的表现落后于大盘17%,而在歐洲僅落後9%。
瑞銀表示,美國的定價更為超前,但預計硬資產的表現將跑贏。由於信貸和收益風險溢價不斷上升,滯脹壓力仍將持續,瑞銀預計美國股市將小幅下跌(標普500指數下跌3%),但硬資產(金礦和能源)的表現將優於其他資產(如金融類)。隱含波動率已經被合理地定價在該指數的15%左右,大多數行業的隱含波動率在20%左右。投資者可能會考慮賣出黃金ETF(GDX.US)看跌期權,買入金融行業ETF(XLF.US)看跌期權,以“硬化”風險敞口。
歐盟的定價似乎不完全,儘管價格敏感性將是關鍵。在指數層面,瑞銀認為市場具有彈性,因為適度降低收益率的好處支撐了估值。行業差異表明,相對於風險溢價上升的防禦板塊,週期性投資者面臨風險,儘管瑞銀認為這可能是暫時的,因為財政刺激預計將在2026年2027年實現經濟增長加速,關稅敏感股存在更多表現不佳的空間,然而,瑞銀認為,隨著盈利預期被下調,它們可能會相對進一步下跌10%。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需求的價格彈性,因為最敏感的股票往往是在競爭較低的領域(如製藥)和/或高端消費者市場(如奢侈品和高端汽車)。投資者可能會考慮對沖週期性板塊表現不佳的風險,以應對全球增長放緩的環境,即使歐洲國內經濟能夠保持彈性。
交易思路和影響途徑
瑞銀指出,需要考慮的交易思路包括“硬化”美國資產(做多硬資產),對沖歐盟週期性板塊的表現不佳影響。瑞銀認為,關稅對股市產生影響有三種途徑,这些关键驱动因素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显著差异:
影響途徑 | 描述 |
---|---|
1. 無風險資產 | 債券市場中不斷變化的增長和通脹及其價格 |
2. 市場風險溢價 | 信貸市場和廣泛的增長預期中不斷變化的市場風險溢價 |
3. 特定股票的實際收益影響 | 直接受關稅影響的特定股票的實際收益影響 |
根據瑞銀的估計和經濟學家的研究,大多數大趨勢(尤其是去全球化)的影響是:更低的經濟實際增長率/收益率;提高通脹/通脹預期;增加風險溢價和信貸不確定性;提高與企業利潤增長相關的風險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