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戰影響下日韓股市遭遇重挫

全球貿易戰的持續發酵導致日韓股市遭受新一輪衝擊。日本東京股市在周一經歷了“黑色星期一”,日經225指數一度暴跌4.2%,創下自去年9月以來的最大跌幅。芯片巨頭瑞薩電子和半導體設備商迪斯科的股價均重挫超過7%。東證一部指數也同步大跌3.9%,金融股與電子電器板塊成為領跌先鋒。日元的升值進一步加劇了出口導向型企業的壓力。

百達資產管理日本公司首席策略師Jumpei Tanaka分析稱,市場對4月2日美国关税落地前的避险情绪显著升温,美股期貨持續承壓,日經指數自去年底已累計下跌超10%,東證指數跌幅也達4%,可能創下2020年3月疫情危機以來最差季度表現。

Saison資管投資組合經理Tetsuo Seshimo指出,特朗普政府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抑制全球經濟活動,避險情緒升溫時,日元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反而升值,對日本出口股形成“雙重打擊”。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同樣未能倖免,週一一度重挫2.8%延續上週跌勢。此次下跌既受貿易戰情緒波及,更疊加了做空禁令解除的短期衝擊。電動汽車產業鏈相關股票成為重災區,這類曾被做空勢力集中瞄準的標的,在賣空交易恢復首日便遭遇集中拋售。

2023年11月6日,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宣布全面禁止股票賣空行為,該禁令自當日起正式生效。2025年3月31日,韓國金融服務委員會宣布將按計劃全面解除股票賣空禁令。監管機構對全球多家銀行進行了調查,並對其實施了處罰。

持續17個月的股票賣空禁令自本週起解除,儘管長期有助於提升市場流動性,但短期陣痛明顯。截至發稿,週一外資拋售韓國股票金額超2000億韓元(約合1.36億美元)。摩根大通策略師Mixo Das指出,當前波動更多是對上週五美股下跌及週末關稅消息的滯後反應,做空機制恢復的實際影響不宜過度放大。

韓國金融監管機構同步上線電子監控系統嚴打裸賣空行為。瑞士隆奧銀行策略師Homin Lee認為,在新型監管框架下,機構投資者對擴大做空規模將持審慎態度,但整體而言,解除禁令仍標誌韓國資本市場向國際化邁出重要一步,尤其有利於提升中小市值股票流動性。

值得注意的是,韓國股市今年本為亞洲最佳表現市場之一,但海外資金持續淨流出,自8月政治風波以來已拋售超200億美元股票。分析人士警告,若貿易戰持續升級,日韓股市或將面臨更劇烈的調整壓力。

市場 跌幅 影響因素
日經225指數 4.2% 全球貿易戰、日元升值
東證一部指數 3.9% 全球貿易戰、日元升值
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 2.8% 全球貿易戰、做空禁令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