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上調2025年乘用車銷量預測,新能源車市場表現強勁

根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的最新發文,2025年2月的乘用車市場表現超出預期,特別是在新能源車領域。受以舊換新補貼政策的推動,新能源車銷量和乘用車總量均實現了強勁增長。考慮到國家政策的良好取向和未來環境變化趨勢,乘聯會預測團隊上調了2025年的行業年度預測。不過,由於4月初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未來預測仍有可能向下調整。

預測類別 2025年預測量 同比增長 與2月預測值變化
乘用車零售 2364萬台 3% 增加21萬台
乘用車出口 528萬台 10% 持平
新能源乘用車批發 1614萬台 32% 增加49萬台
全國汽車批發 3297萬台 5% 增加31萬台

市場表現與庫存情況

全國乘用車市場3月預測指數與2月滿意度指數均超過90%,顯示出市場對乘用車的樂觀態度。2月廠家銷量高於車市零售,形成了小幅加庫存特徵。目前308萬台的庫存水平和預期的市場增長判斷,行業庫存消化壓力不大。車企需要根據政策環境與市場變化,謹慎設定產銷節奏,及時清理歷史庫存。

宏觀經濟與政策影響

2025年開局總體好於預期,1-2月累計零售318萬輛,同比增長1.2%。中國外部環境好於預期,特朗普上任以來的關稅政策對中國更偏漸進性。中國憑藉較低價格、較低關稅稅率仍具有競爭優勢。高科技產業的彎道超車信心增強,中美在高科技領域可能成為旗鼓相當的競爭者。

宏觀經濟有定力、有意願、有共識。政策部署積極有序,中國經濟主要矛盾有清醒認識,前兩個月的經濟數據超出市場預期。國際專家對中國經濟前景的樂觀情緒正在上升,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

不確定因素與出口情況

俄烏衝突後,國際車企相繼退出俄市場。中國車企在俄羅斯市場已經逐步崛起,2023年實現了突破50%的份額,2024年部分月度又突破了60%的份額。但由於其他國家汽車企業退出俄羅斯,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的份額有所下降,2025年1-2月下降到56%。

出口均價方面,2021年出口均價1.6萬美元,2022年上升到1.8萬美元,2023年進一步上升到1.9萬美元,呈現持續上升特徵。2024年出口均價1.8萬美元,2025年預計為1.7萬美元,出口均價持續回落。

墨西哥市場表現較強,2月暫未受到歐美加稅的影響。智利、秘魯、泰國等車市2023年暴跌,2024年有所恢復。亞洲仍是沙特和孟加拉市場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