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標普500指數在周二達到了近四周以來的最高收盤價。這一積極的市場表現引發了投資者的深思:現在是否是進入市場的好時機?
在经历了连续两年的显著增长之后,投資者對於是否應該在此時進入市場感到猶豫是合情合理的。畢竟,華爾街有句老話:“樹不會長到天上去”,意味著市場不可能永遠單邊上漲,總會有回調的時刻。
從投資心理學的視角來看,股市创新高往往会对投资者情绪产生显著的影响。然而,從歷史數據來看,股市創新高其實是一種相當普遍的現象。Carson Group的首席市場策略師Ryan Detrick提供的數據顯示,自1957年標普500指數以現代形式成立以來,該指數平均每三週就會創下一個新高。
這並不是說股市不會經歷長時間的下跌,熊市確實存在,但卻相對罕見。相反,那些長期持幣觀望、等待市場回調的投資者,往往會錯失大量的上漲機會。
Detrick在社交平台X上表示:“投資者經常問我們,是否應該在股市創歷史新高時買入?我的觀點是,不要害怕新高。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在創下歷史新高後的12個月內,有71%的概率繼續上漲,平均漲幅為8.3%,這基本上符合正常的市場回報率。”
當然,市場並非總是按照這樣的模式運行。例如,標普500指數曾在2022年1月3日創下4,796.56點的歷史高點,但隨後一路下跌,最終在當年10月跌入熊市,最大跌幅達25%。這次調整也導致市場用了超過兩年時間才重新突破當時的歷史高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熊市只是市場的“特例”,而非“常態”。從長期來看,股市的整體趨勢是向上的,特別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複蘇以來,美股長期處於上漲趨勢。
儘管歷史數據支持長期持股,投資者仍需要關注當前市場可能面臨的一些風險。最近幾個月,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新的潛在威脅,而這些風險在當前市場高估值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關鍵。一個是高估值風險,美國大盤股的估值已接近歷史高位,一旦市場情緒發生變化,高估值可能成為調整的導火索。另一個是季節性因素,根據Detrick的分析,美國總統選舉週期中的第一季度,通常是四年周期中表現最疲軟的時期之一,這可能對市場走勢產生一定影響。
對於仍在觀望的投資者來說,現在是否應該入場,取決於個人的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從歷史經驗來看,股市創歷史新高並不意味著漲勢已經結束,相反,它往往是市場繼續上漲的正常現象。對於長期投資者而言,盲目等待市場回調可能會錯失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