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周五A股、港股各大股指齊創階段新高,本週(2月17日至21日)A股和港股紛紛受到資金青睞,表現較好。與此同時,國際大行也紛紛發布看多中國資產的報告。

與此同時,在2月21日的交易中,中概股普遍上漲。Direxion 3倍做多每日中概股ETF(YINN)上漲4.17%,iShares MSCI中國ETF(MCHI)上漲1.90%,纳斯达克中國金龙指数(HXC)上漲1.65%,萬得中概科技龍頭指數(DRAG)上漲3.14%。

新高不斷!國際大行接連看多 - 圖片1

A股、港股齊漲

本週港股表現更強勁,Wind行情顯示,恆生指數、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恆生科技指數一周上漲分別達3.79%、4.02%、6.03%。其中恆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数均创3年新高。

A股本週各大指數也不差,上漲創階段新高。其中創業板指漲幅最大,週漲幅達2.99%。

新高不斷!國際大行接連看多 - 圖片2

科技龍頭引領市場

本週科技股繼續受到資金青睞,尤其是港股科技龍頭成為市場焦點,多家國際大行上調這些龍頭股評級。

週四,阿里巴巴(09988,BABA.US)發布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營收2801.5億元,同比增長8%;淨利潤464.34億元,同比增長333%,超出預期。當天,高盛發表報告上調該股美股和港股目標價,由117美元和114港元分別升至160美元和156港元。週五該股大漲14.56%,創3年多新高。成交額達445億港元,創下历史天量。

新高不斷!國際大行接連看多 - 圖片3

小米集團(01810)更是持續上漲,股價突破51港元,持續刷新歷史新高。高盛上調小米目標價至58港元,預計第四季收入按年增長44%。

新高不斷!國際大行接連看多 - 圖片4

隨著港股成交活躍,港交所股價也持續上漲,創4個多月新高,總市值突破4400億港元。

花旗發布研報稱,將香港交易所(00388)評級從“沽售”上調至“買入”,目標價由275港元上調至370港元。人工智能發展激發投資者對科技股的熱情,推動香港股市成交額激增,年初至今港股日均成交金額達1,940億港元,遠高於市場普遍預期的2025年日均成交金額1,450億港元及去年的1,320億港元。

新高不斷!國際大行接連看多 - 圖片5

此外,摩根大通重申了對比亞迪(01211)的“增持”評級,並將目標價從475港元上調至 600港元,同時表達了對比亞迪的高度期待,認為其有望成為全球電動車市場中如同“豐田”般的存在。

中銀國際報告稱,嗶哩嗶哩(09626,BILI.US)去年第四季收入按年升22%符合市場預期,創新高的36%毛利率令公司首度錄得季度公認會計準則(GAAP)盈利。上調對該股目標價,由172港元上調至198港元,維持“買入”評級。

花旗強調看好聯想(00992)的行業領先地位、穩健的基本面以及具吸引力的估值,認為任何回調都是入市良機,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從11.5港元上調至14.3港元。

國際大行看多中國資產

本周高盛研究部預計,未來十年,AI的廣泛普及有望推動中國股票整體盈利每年提高2.5%。增長前景改善加之潛在的信心提升預計將推動中國股票的合理價值提高15-20%,並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資金流入。將MSCI中國/滬深300指數目標點位上調至85點/4700點,意味著未來12個月存在16%/19%的上漲空間。

緊隨其後,摩根大通研報稱,得益於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發展,中國科技股近期的漲勢應該比去年的漲勢更具可持續性。預期中國股票未來10年至15年的每年平均回報率為7.8%。即使中國股票已經出現大幅反彈的情況下,摩根大通仍然認為中國股票具備估值吸引力,對中國股票的看法為“增持”。

隨後,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久違上調中國股市評級為“標配”(Equal Weight)。摩根士丹利上調離岸市場目標價,恆生指數為24000點,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為8600點,MSCI中國指數為77點;該機構將滬深300的2025年底目標價維持在4200點不变。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國股票分析師王瀅在發給第一財經的郵件中表示,中國股市,尤其是離岸市場,正在經歷一場結構性的轉變,導致ROE和估值的可持續復甦。這使得我們比去年9月反彈時更加確信,MSCI中國近期的表現改善是可以持續的,因此我們從此前的懷疑轉向謹慎樂觀。

本文轉載自“Wind萬得”,FOREXBNB編輯:蔣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