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隨著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大型商業銀行開始謹慎地“提示風險”。

資事堂觀察到:最近,多家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向投資者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或調整了黃金投資的門檻。

這些公告均不謀而合地對近期貴金屬業務市場風險進行了提示。

與此同時,隨著近期黃金行情的持續上漲,實物黃金和金飾的購買熱情高漲。部分銀行APP甚至顯示投資金條已售罄。

上海黃金交易所近日也發佈公告稱:近期市場運行受到較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市場風險增加。請各會員單位提醒投資者做好風險防範工作等。

工商銀行強調“风险显著上升”

2月12日,工商銀行在其官網發佈公告稱:近期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大,市场风险显著上升,建議您提高風險防範意識,加強對貴金屬市場與價格走勢的關注,並密切關注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競價交易業務保證金賬戶資金變動情況。

這份公告進一步提示投資者:“合理控制倉位,關注保證金餘額,防範市場風險。”

建設銀行提示“個人黃金積存”風險

2月12日,建設銀行的公告指出:近期國內外貴金屬價格波動加劇,市場風險提升。請您提高個人黃金積存等貴金屬交易業務的風險防範意識,合理控制倉位,及時關注持倉情況和保證金餘額變化情況,理性投資。

其中,建設銀行特別強調了“個人黃金積存”的交易風險。

據悉,“個人黃金積存”是指個人通過銀行以積存(分批購買)的方式投資黃金,而不是一次性買入實物黃金。投資者可以通過賬戶按克數或金額定期或不定期購買黃金,逐步積累持有量。

另據了解,大部分黃金積存業務是以賬戶黃金形式存在,投資者不會直接持有實物黃金,但可以選擇提取實物。

中國銀行調高起購額

2025年2月7日,中國銀行官網發布《關於調整積存金產品按金額購買起點的公告》。

公告指出:參考當前市場情況,我行將於2025年2月10日起調整積存金產品的購買條件,按金額購買積存金產品或創建積存定投計劃時,最小購買金額由650元調整為700元,追加購買金額維持200元整數倍不變。

2月11日,中國銀行再發公告:對代理個人上金所業務項下黃金延期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比例、漲跌幅度限制進行相應調整。

具體細節為:自2025年2月12日(星期三)收盤清算時起,上金所黃金延期合約的保證金比例從10%調整為11%,中國銀行黃金延期合約的保證金比例乘數由395%調整為360%。

中信銀行數日前提示風險

2月8日,中信銀行發出公告稱:春節期間境外貴金屬市場大幅波動,黃金價格大幅上漲。國際政治經濟風險加劇,黃金出現價格大幅波動的可能性增加。

這份公告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預防,以資產配置角度合理配置黃金資產,理性購買積存金和實物金產品。

招商銀行調整黃金賬戶利率

2月8日,招商銀行公告於2月12日調整黃金賬戶業務相關的利率,包括黃金賬戶活期年化利率、三個月期、六個月期、九個月期產品年化利率相比之前均有所下調。

招商銀行還對投資者披露:自2月17日起,招商銀行將上調黃金賬戶買賣交易點差。

所謂的交易點差指的是黃金的買入價和賣出價之間的差額,這意味著黃金購買成本將加大,通常交易平台藉此舉應對市場波動加大的情形。

本文轉載自“華爾街見聞”,FOREXBNB編輯:陳筱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