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移動出行領域掀起資本巨浪,多家企業紛紛踏上上市之路。比如如祺出行、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

2025年伊始,一站式定制包車行業亦有奔赴資本市場身影。近日,來自浙江杭州的浙江優巴科技有限公司的實質控股股東WEBUS INTERNATIONAL LIMITED(以下簡稱“微巴士”)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新招股書,股票代碼WETO,擬在美國納斯達克IPO上市。其與2022年9月23日在美國SEC秘密遞表,後於2023年2月10日公開披露招股書。

有消息聲稱,這個靠“定制大巴”起家的公司,可能正在改寫全球出行的遊戲規則。究竟其基本面如何呢?

收入銳減約七成 聚焦“小而美”成長

招股書顯示,微巴士採用“移動即服務”(“MaaS”)的業務模式,通過公司綜合數字平台,在不同場景下為世界各地的客戶識別和解決與不靈活或低質量的移動解決方案相關的低效率問題。公司為客戶的商務和休閒旅行提供定制化通勤班車服務、包車和巴士服務、跟團旅遊服務等服務。

微巴士的在線渠道豐富多樣,包括 APP、官方網站、微信和支付寶小程序。這些在線渠道方便用戶隨時隨地進行預訂和查詢服務。同時,微巴士還對接了國內三大在線旅行社平台攜程、飛豬、同程,以及與小紅書建立了認證合作夥伴關係。通過與這些平台的合作,微巴士能夠更好地推廣自己的服務,吸引更多的用戶。

除了在線渠道,微巴士的線下渠道也非常廣泛。與浙江省 50 多個市縣的業務戰略合作,使得微巴士能夠深入到各個地區,為當地居民提供便捷的出行服務。旅行社、在線巴士預訂平台 gotobus 以及在杭州高鐵站、機場等交通站點設立的服務台,也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預訂和諮詢渠道。

微巴士在中國擁有超過 11000 輛可調度車輛,這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服務保障。無論是在城市內部還是跨城市出行,微巴士都能迅速調配車輛,滿足用戶的需求。在境外,約有 8000 名司機提供包車服務,這使得微巴士的服務範圍覆蓋全球。

在過去的2023財年、2024財年(財政年度結算日期為每年6月30日,以下簡稱:報告期內),微巴士的收入分別為1.54億元(單位:人民幣,下同)、0.46億元,收入銳減70%相應的淨虧損分別為1763.08萬元、405.56萬元,難掩持續虧損。

美股新股前瞻|微巴士:杭州跑出的“定制包車服務平台” 收入銳減七成背後的業務轉型陣痛 - 圖片1

分業務來看,報告期內套餐旅遊的收入分別為8103.87萬元及3339.19萬元,同比下滑58.8%,主要由於國內市場的減少;定制的包車和巴士服務的收入分別為6365.42萬元及1073.06萬元,同比下滑83.1%;通勤班車服務的收入分別為950.71萬元及185.39萬元,同比下滑80.5%。業務全方位縮水,尤其是營收佔比超五成的套餐旅遊服務下降導致公司營收下滑明顯。此外,主業縮水背後,在於國內市場業務規模的收窄。公司表示,為了優化長期財務指標和調整品牌定位的商業考慮,我們調整了業務戰略,以更專注於海外市場以更高的毛利率提供的套餐旅遊服務。

美股新股前瞻|微巴士:杭州跑出的“定制包車服務平台” 收入銳減七成背後的業務轉型陣痛 - 圖片2

值得欣慰的是,套餐旅游的毛利率上升显著,分別為4.1%及14.5%;而定制包车服务的毛利率增长更为显著,由2023財年的5.4%上升至2024財年的20.6%。毛利率的增長,帶動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

除了盈利能力提升之外,費用端的改善亦導致微巴士的虧損收窄。報告期內,公司的運營費用總額分別為2745.25萬元及1389.78萬元,同比下滑49.38%,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下滑49%至746.83萬元;一般和行政費用下滑51%至509.85萬元;研發費用下滑46%至138.98萬元。

降费的效果无疑是显著的,2024財年公司的淨現金流轉正,為5.50萬元,2023财年则為-475.90萬元。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為215.11萬元及278.09萬元,略有增長。

美股新股前瞻|微巴士:杭州跑出的“定制包車服務平台” 收入銳減七成背後的業務轉型陣痛 - 圖片3

犧牲業務規模,聚焦“小而美”增長,微巴士的成長能持續多久呢?  

前景樂觀但競爭壓力仍存

從行業發展助力來看,目前微巴士所處的行業於其而言主要是“機遇與挑戰共存”。

近年來,私人團市場呈現強勁增長態勢,預計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較高增速。隨著中國出境旅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中高端消費群體不斷崛起,私人團因其個性化、高品質的服務特點越來越受到青睞。據《2023年度旅遊消費報告》,私家車遊佔旅遊產品預訂總人次的24%,2023年私家車遊收入達1.18萬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增至1.45萬億元。

美股新股前瞻|微巴士:杭州跑出的“定制包車服務平台” 收入銳減七成背後的業務轉型陣痛 - 圖片4

此外,海外市場方面,2023年,海外華人包車私人團遊市場規模預估約為87億美元。隨著中國遊客出境游需求的不斷增長,對提供中文服務的旅遊產品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因此,海外華人包車私人團遊市場預計在未來幾年將保持快速增長。到2028年,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約181億美元。

於微巴士而言,這是“機遇”的一面,同時這顯然也是其以低價策略搶占定制包車、跟團旅遊市場份額的主要原因。

但深究其招股書之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格局下,微巴士面臨的“挑戰”亦十分明顯。

具體而言,中國約有上百家在線共享出行服務平台,在線共享出行服務市場整體呈現競爭劇烈且高度分散的格局。根據此前招股書披露,截至2022年上半年,微巴士在市場排名第二,而前五大在線集體移動服務平台的總收入也僅2.326億元人民幣,足以見這個市場的分散程度之高。

另外,在美國市場,微巴士也面臨著本土老牌對手的競爭,創立迄今100多年的美國長途客車供應商Greyhound(灰狗巴士)在2021年10月被德國交通應用平台FlixMobility收購,FlixMobility由此進一步滲透美國市場。

至此,微巴士在提示風險中表示,公司需要與大量不同規模的公司競爭,包括大型公司的分部或子公司,這些公司可能擁有比公司更多的財務資源和更大的客戶群。如果這些競爭壓力導致公司的產品失去市場份額或利潤率下降,公司的業務、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綜上來看,微巴士選擇縮小營收規模,聚焦利潤改善,進而美化了財務數據。但是業務規模的銳減背後的轉型陣痛、行業競爭壓力等仍會讓投資者對其成長充滿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