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車險行業保費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首次突破9000億大關,達到9136.73億元,同比增長4.08%。
近日,來自山東青島的汽車保險服務商QMSK Technology Co., Ltd(以下簡稱:青民數科)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公開披露招股書,股票代碼QMSK,擬在美國納斯達克IPO上市。其於2024年7月23日在SEC秘密遞交招股書。
青民數科計劃以每股4美元至6美元的價格發行150萬股股票,籌資800萬美元。按照擬議區間的中點計算,青民數科的市值將達到8300萬美元。
2025財年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公司為中國保險行業的企業客戶,主要是汽車保險第三方服務提供商和保險公司,提供全面的業務解決方案。自2013年中國境內運營實體成立以來,公司積累了豐富的汽車保險行業知識,專注於提供汽車保險售後市場服務,包括保險風險評估服務和增值服務,如車輛安全檢查、車輛維修服務等。此外,還根據具體情況提供其他基於場景的定制服務,如IT服務和促銷服務。憑藉強大的技術能力,公司自主開發了“清民服務平台”(QMSP),方便與企業客戶系統對接,提升服務效率。同時,公司通過與外部供應商合作,建立了廣泛的服務網絡,覆蓋中國30個省級行政區的10651個服務地點。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個月中,青民數科共為57家企業客戶提供服務。
招股書顯示,在過去的2023財年、2024財年(財政年度結算日期為每年3月31日)和2025財年前六个月(截至2024年9月30日)(以下簡稱:報告期內),青民數科的收入分別為1421.47萬元(單位:美元,下同)、3816.10萬元和 2581.40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68.5%及85.6%;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7.55萬元、244.21萬元和 63.20萬元,同比增長313.5%及-19.1%。
分業務來看,汽車保險售後市場服務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報告期內,該業務收入分別為851.6萬元、3463.8萬元及2308.0萬元,佔總營收比例約為59.9%、90.8%及59.4%。可見汽車保險售後業務的大幅增長,帶動公司營收的提升。
根據FOREXBNB了解,報告期內青民數科的客戶數量持續增加,截至2025財年上半年,客戶數量達57名,同比增長41名。其中汽車保險售後服務的客戶數量為44名,汽車保險售後市場服務的總量為64.7萬,同比增長125.5%;汽車保險售後服務量為29.8萬,同比增長107.7%。
儘管業務規模大幅增長,但公司的毛利率並未與時俱增。2025財年上半年,公司的毛利率為7.3%,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這也意味著,公司服務的項目利潤率普遍較低。導致儘管其毛利總額同比增長49.8%的情況下,毛利率難掩下降趨勢。
值得關注的是,在毛利增速不及營收的背景下,公司的費用端增速更猛烈。2025財年上半年,公司總運營費用為113.7萬元,同比增長251.6%。其中銷售和營銷費用增速最為強勁,同比增長460.8%。
簡言之,青民數科增收不增利背後,是其服務項目毛利率較低,導致毛利增速遠低於營收增速,同時其費用端增速則遠高於營收增速。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夾縫中艱難生存
汽車保險業正快速邁向一個嶄新的紀元,其显著特征在于市场活力的急剧转变、技術的飛速進步,以及自動駕駛車輛的誕生。預計中國汽車保險市場的市場規模將在2028年增加到145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3%。
在急速增長的市場中,公司打算通過加快營銷和銷售工作、提高客戶的價值、激勵人才及投資內部技術等擴大市場份額。
具體來看,風險評估業務方面,公司利用“大型語言模型”開發了風險評估流程,這是一個計算模型,以其實現通用語言生成和其他自然語言處理任務(如分類)的能力而聞名。為了準確評估風險價值,青民數科與售後服務平台運營商合作,後者與經銷商、汽車維修和保養店等個別服務提供商合作。這些服務提供商在其服務地點對車輛進行面對面的檢查和專業評估。隨後,他們根據保險公司的要求,將有關車輛和司機的具體信息輸入保險公司的系統中,該系統與QMSP接口。然後,QMSP利用公司的風險評估流程來計算風險值,並為保險公司製作個性化的風險評估報告。
期內,公司的風險評估服務受到了企業客戶的好評,它已成為業務中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在截至2024年9月30天氣2023年9月30日的六個月裡,青民數科總收入的69.8%和49.2%分別來自風險評估服務。
在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個月裡,購買風險評估服務的客戶數量從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個月的4個增加到22個,與此同時,公司向保險公司提供的風險評估報告數量從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六個月的143539份報告增加到2024年9月30日的298099份報告。
不過,国内车险市场强者恒强态势显著。具體到單家財險公司的車險保費收入看,2024年合計有10家財險公司的車險保費收入超百億,其中,財險 “老三家”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的車險保費收入超千億,分別為2973.94億元、2233.01億元和1073.02億元。而后依次是国寿財險、中華聯合、阳光財險、大地財險、太平財險、华安財險和申能財險,2024年车险保费收入分別為651.67億元、293.23億元、267.07億元、258.51億元、191.44億元、114.51億元和104.05億元。
通過車險保費TOP10險企的保費規模不難看出,2024年車險市場強者恆強、馬太效應的局面進一步強化。財險“老三家”車險保費規模占到市場整體的69%,而車險保費TOP10險企的合計保費占到行業的近九成。剩下的一成,留給了其餘56家財險公司争夺抢食。
從車險保費增速指標來看,或源於新能源車險、網約車業務以及技術賦能等方面的影響,部分中小財險公司逆勢突圍,車險保費增速亮眼。比如眾安財險和泰康在線兩家互聯網財險公司,以及依託大股東螞蟻集團的國泰財險,皆表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另一家擁有互聯網巨頭股東騰訊加持的三星財險,2024年車險保費增速也達到13.35%。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些現象反映出互聯網模式正在車險業務中逐漸形成自己的商業優勢。
透過2024年的車險經營數據不難感受到,如今車險市場的集中度越來越高,中小險企的生存空間也愈發狹窄。在新老勢力雄踞之下,青民數科夾縫中求生之路可謂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