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益平: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
摘要
未來成長模式要轉變。過去40多年來支持中國成長的一套習以為常的做法,將來已經很難持續。要轉變成長模式,必須更多地靠創新、靠國內市場、靠數位技術、靠改變現有政策,核心是要从過去低成本水平优势基础上粗放式的增长,走向創新驅動式成長。
提升創新能力,國家開放度是十分關鍵的變數,在地緣政治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至關重要。第二個因素是民營部門的活力。政策對創新大力支持的重點應該放在克服技術瓶頸方面。只要能克服技術瓶頸,相信市場和企業家有能力自己解決其他的問題。
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去爭論消費和投資到底孰輕孰重,最關鍵的是部門之間要達成相對合理的比例。目前看,我國的政策似乎更擅長支持投資和供給,在支持消費方面不那麼擅長。可以考慮改變政策思路,大張旗鼓地支持消費的提升。政府應該實實在把真金白銀開支出去,不管是提高社保水平,還是做實城市常住居民的福利待遇,或者就直接給老百姓錢,這樣宏觀經濟動能才有可能真正止跌回升。
正文
如何認識新階段的重要變化根據中美兩國智庫專家的共同研究,中國在新的經濟發展階段有三個方面的變化非常值得重視。
第一,成本優勢變化。中國的成本水準提高,低成本優勢不再,想要繼續依靠低成本優勢發展的產業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第二,國際市場環境變化。過去40多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大程度是依托全球化的世界經濟環境。出口和直接對華投資對中國經濟成長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現在這兩方面的拉動面臨越來越大的困難。
第三,人口結構變化。人口老化帶來巨大挑戰。
除了這三方面,數位科技、綠色發展等也是正在經歷的重要變化。這些重要變化意味著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
要做出怎樣的改變,才能保持持續的成長?這也是北大國發院和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共同所做的研究成果形成的《中國2049》這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本書的結論,那就是:未來成長模式要轉變。過去40多年支持中國增长的一套习以为常的做法,將來已經很難持續。
要轉變成長模式,必須更多地靠創新、靠國內市場、靠數位技術、靠改變現有政策。成長模式轉變的核心是,要從過去低成本水準優勢基礎上粗放式的成長,走向創新驅動式成長。
如何提升創新能力第一個因素是國家開放度。目前我國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市場和國際環境與過去有很大不同。在諸如美國“小院高牆”在這種複雜的國際環境中,保持開放度對創新而言格外重要,故步自封則難以維持高水準的創新。舉個簡單的例子,過去不管出口多少產品,沒人覺得有太大的問題,現在剛開始出口一些“新三樣”,某些國家就很敏感。
在這樣的背景下,要培養創新能力,必須深刻地認識到繼續保持開放的重要性。畢竟美西方國家仍然掌握著世界上大部分的先進知識和科技,如果因為對方推出一些限制措施就從此拒絕再打交道,這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影響甚至阻礙我國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當然可以集中國內的力量攻關重大科學研究問題,但客觀地說,當今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攻克所有的科學難題,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宣稱掌握所有的尖端技術。所以,開放度是十分關鍵的變數,在地緣政治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充分認識到這一點,至關重要。
第二個因素是民營部門的活力。對於民營企業的創新能力,大家都非常清楚。目前該如何提升並維持企業家的信心,尤其是民營企業家的信心,確實是一項重要挑戰。過去十幾年間我國創新能力的追趕,特別是逐漸逼近前沿的態勢非常明顯。現在關鍵問題是能否維持住這樣的勢頭。這方面我們面臨的問題與挑戰也不小。
如何理解新的產能過剩問題產能過剩問題在國內是長期存在的,不是今天才有。現在談論的過剩產能,和過去有什麼差別?主要在於,過去我國把過剩的產品外銷到國際市場,沒有引起太大反應。所以,就算每年我們都存在過剩產能的問題,可以透過出口消化。很多企業家確實也是這麼認為的,只要能賣得出去、只要有市場,那就不算過剩。
而今天的產能過剩為何具有複雜性?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地緣政治矛盾日益突出。西方一些政治人物只要認為有潛在影響,就會拿中國的產能做文章,那麼我國所面臨的國際市場環境就不會像過去那麼友好。
而且,我國從小國經濟轉變為大國經濟。小國經濟和大國經濟有什麼差別?主要看增加或減少進出口的量時會否影響國際市場的均衡。過去我國的進出口對國際市場的影響不太大,是因為當時的經濟規模還比較小。現在我國已經發展到大國經濟階段,如果這時候還像過去那樣大量地向國際市場出口產品,確實會影響國際市場的均衡。有些國家對此深感憂慮,我認為這個問題值得重視。
第二個原因是在政策層面。國家為支持大家多做新能源產品,給予了一些產業政策層面的支持。政策對創新大力支持肯定沒問題,但是從理論上來說,支援的重點應該放在克服技術瓶頸方面。只要能克服技術瓶頸,相信市場和企業家有能力自己解決其他的問題。然而目前的情況是,很多地方政府都想為支持新能源產品出力,有些工廠即便做得不算好,在中國大地總能找到願意接受並支持它的地方政府。這是有問題的。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持產業發展的重點應該放在克服技術瓶頸上,而不是單純地支持大家用已有的技術做產能複製。產業政策很重要,但關鍵是要支持技術創新,而不是同類產業的簡單複製。
消費及投資孰輕孰重宏觀經濟失衡的問題如果不解決,產能過剩會一直存在。過去是勞力密集製造業的產能過剩,例如服裝、玩具等,後來發展到一些家電業,再後來是鋼鐵、氧化鋁、水泥等很多行業。整體看,這些出現過剩的產業是投資多、消費少。這個問題需要改變。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經濟成長靠投資驅動,後來有學者提出要從投資驅動型成長轉變為消費驅動型成長。對於這個觀點,經濟學界的看法很不一致,有的經濟學家認為應轉向消費驅動的成長,有的則堅持認為,真正能驅動成長的還是投資。
究竟成長是由投資驅動還是由消費驅動,可能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投資和消費之間要有一個相對合理的比例。因為,如果大家只消費不投資,成長很難持續,美國過去其實就是這個問題;同樣,如果只投資不消費,也會引發很大問題。投資最終要轉化為產能,一旦形成了產能但產品賣不出去,投資就無法收回,那麼既可能造成過剩產能,也會影響持續成長。
因此,不必花太多的時間去爭論消費和投資到底孰輕孰重,最關鍵的是部門之間要達成相對合理的比例。過去比例失衡,靠國際市場實現平衡,現在變得很困難,因為我國的經濟變成大國經濟。
消費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畢竟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人民的消費,才能消費掉那些生產環節所產生的產品。如果老百姓沒錢,只是一味地消費,這恐怕誰都做不到。因此,在投資和消費之間追求一個合理的比例,是從今天開始就必須努力做到的。
目前看,我國的政策似乎更擅長支持投資和供給,在支持消費方面不那麼擅長。今年推出了一些新政策,例如消費品以舊換新,這些都是好政策,也發揮了很大作用。
只有消費崛起了,經濟成長才可持續。倘若消費一直低迷,老百姓生活水準改善不明顯,經濟發展何來澎湃動能?消費者、生產者、投資者反而容易落入一個預期的惡性循環。
可以考慮改變政策思路,大張旗鼓地支持消費的提升。當然,“刺激”消費不能只是給老百姓開空頭支票,作為宏觀政策的一個部分,政府應該實實在把真金白銀開支出去,不管是提高社保水平,還是做實城市常住居民的福利待遇,或者就直接給老百姓錢,這樣宏觀經濟動能才有可能真正止跌回升。
文章來源: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原文標題:《黃益平:對當前幾個重大經濟問題的思考》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