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市场假说逻辑解读

EMH也叫有效市场假说,它认为,证券价格的形成已经充分而准确地反映了全部信息,证券市场是有效的,这意味着以证券市场信息为基础的证券交易不可能获得超额收益。

效率市场假说的三个层次

•弱式有效:①市场价格已包含所有历史走势数据(价格、成交量);②技术分析失效,靠图形预测未来走势没有长期优势。

•半强式有效:①市场价格已反映所有公开信息(如财报、新闻、政策、利率);②基本面分析效果有限,公开资料大家都能看,市场早已反映。

•强式有效:①市场价格已反映所有信息,包括未公开的内幕消息;②连内幕交易都无法获得超额收益,市场完全透明且反应即时。

我们带入到一个例子中更容易理解:

事件——2023年5月4日,苹果发布了其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

苹果公司公布财报
指标 实际数据 市场预期 结果
每股收益(EPS) $1.52  $1.43  ✅ 超预期
营收(Revenue) $94.84B $92.96B ✅ 超预期
iPhone 销售 $51.33B 略高于市场预期 ✅ 小幅超预期
股票回购计划 $900 亿美元 ✅ 利好消息

市场反应:

财报发布当晚是盘后交易,当天盘后AAPL股价上涨约2%,第二天(2023年5月5日)开盘,股价高开,日内上涨约4.69%。

苹果一发布财报,投资者和自动交易系统立刻读取并分析了财报内容,然后市场立即反映这些正面信息,推高了股价。

逻辑说明:

这就意味着当你看到新闻或财报准备买入时,市场已经涨上去了,机会已经“被抢光”。如果你在5月5日早上看到新闻才买入,你已经是“信息末端的接收者”,买入价已经是“反映了好消息之后”的价格。所以你无法通过这条公开信息来获取超额收益,因为价格已经调整。

总结:

即使苹果的财报很好,但因为市场已即时反映所有信息,你靠这些公开数据“反应”去交易,是赚不到超额利润的 —— 这就是效率市场假说的核心逻辑。

效率市场假说的投资应用

1. 采用指数投资(被动投资)

既然无法战胜市场,那就跟着市场走。

怎么做:购买指数基金(如沪深300、标普500等),不去挑个股。

这样做省时间、省分析并且长期回报稳健。很多美国投资者买Vanguard S&P 500 ETF(VOO),因为数据显示,大部分主动基金经理长期跑不过指数。

2. 不迷信技术分析或基本面分析能带来“超额收益”

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信息(无论是图表形态还是财报数据),分析不一定带来优势。

怎么做:不盲目追热点、不频繁交易,避免过度自信和频繁操作。

某投资者看某支股票出现“金叉”,觉得要上涨,但效率市场假说认为,市场早已根据该信号调整价格,你看到的,别人早已看到了。

3. 回避内幕消息投机行为

强式效率市场假说认为,连内幕信息也反映在价格里,靠小道消息不靠谱。

怎么做:避免参与所谓的“内幕爆料群”或“提前知道消息”的投机操作。

就好比你听说某公司要出大利好,准备抄底,但价格可能早已被提前知道消息的人反映进去了,你反而成了接盘的人。

4. 强调长期投资、分散风险

既然短期预测无效,不如长期持有。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定投长期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