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介: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于1936年出版的著作,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引发了经济学领域的“凯恩斯革命”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核心在于解释经济衰退和失业的原因,并提出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即总需求无法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
书中指出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和流动性偏好三个心理因素会导致总需求的不稳定,进而使经济陷入衰退。因此,市场机制无法自动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节经济,刺激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
本书目录:
第一编引论
第一章何谓通论
第二章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
第三章有效需求原理
第二编定义与观念
第四章单位之选择
第五章预期与就业
第六章所得、储蓄及投资之定义
附录论使用者成本
第七章再论储蓄与投资之意义
第三编消费倾向
第八章消费倾向:(一)客观因素
第九章消费倾向:(二)主观因素
第十章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
第四编投资诱导
第十一章资本的边际效率
第十二章投资中的长期预期
第十三章利率通论
第十四章古典经济学派的利率论
附录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李嘉图《经济学原理》以及其他书中之利率论
第十五章流动性偏好的心理和商业动机
第十六章关于资本性质的几点观察
第十七章利率和货币的本质
第十八章重申就业通论
第五编货币工资与物价
第十九章货币工资的变动
附录论皮古教授之《失业论》
第二十章就业函数
第二十一章价格理论
第六编通论引起的几篇短论
第二十二章略论商业循环
第二十三章略论重商主义、禁止高利贷法、加印货币、以及诸消费不足说
第二十四章结语:略论《通论》可以引起的社会哲学
作者簡介:
-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年6月5日—1946年4月21日)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记者和金融家,被誉为“宏观经济学之父”。他出生于剑桥的一个学术家庭,父亲是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家,母亲是该校的首批女毕业生。
凯恩斯在剑桥大学学习数学和经济学,受到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影响,转向经济学研究。1905年毕业后,他进入英国政府印度事务部工作,之后回到剑桥大学任教。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凯恩斯担任英国财政部官员,负责经济事务。战后,他因对凡尔赛和约的经济后果的批判而声名鹊起,其著作《和平的经济后果》成为经典。
1936年,凯恩斯发表了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了政府应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以实现充分就业的观点,奠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他的理论在20世纪中期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凯恩斯还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济工作,并在战后推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他于1946年被封为勋爵,并在同年去世。
所有分享的资源均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源,本站不保存任何数据,仅做汇总整理,不保证数据完整性。若此处无下载链接,说明分享已失效或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