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盤是什麼意思?

在證券市場中,內外盤是衡量市場買賣力量的重要指標,投資者可通過其變化判斷多空雙方的主動性,從而分析市場趨勢。

內外盤

(1)內盤(主動性賣盤)

內盤指的是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即賣方主動以當前買一、買二、買三等掛單價格賣出股票的成交數量。內盤的增加通常反映市場空方力量增強,賣方情緒較為悲觀。

特徵:

•當成交價格等於當前買單價格時,該筆交易的成交量計入內盤。

•內盤通常用綠色表示,象徵賣方積極賣出。

•內盤大單增多,說明市場拋售壓力較大,投資者看跌情緒濃厚。

(2)外盤(主動性買盤)

外盤指的是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即買方主動以當前賣一、賣二、賣三等掛單價格買入股票的成交數量。外盤的增加通常反映市場多方力量增強,買方情緒較為樂觀。

特徵

•當成交價格等於當前賣單價格時,該筆交易的成交量計入外盤。

•外盤通常用紅色表示,象徵買方積極買入。

•外盤大單增多,說明市場買盤力量較強,看漲情緒升溫。

(3)計算方法

交易軟件會自動計算內外盤,基本規則如下:

•成交價≤買一價→計入內盤

•成交價≥賣一價→計入外盤

•成交價介於買一價與賣一價之間→可能平均分配至內盤外盤

(4)案例分析:滬深300股指期貨

計入內盤

內盤示例:

•IF2306合約,買一價3870點,賣一價3871點。

•若空頭在3870點以買一價賣出,則成交量計入內盤。

外盤示例:

IF2306合約,買一價3870點,賣一價3871點。

若多頭在3871點以賣一價買入,則成交量計入外盤。

計入外盤

內外盤比的定義及意義

它是指股票交易中內盤與外盤的數量比值,用於衡量買賣雙方力量對比的指標。它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通過比較內盤和外盤的相對大小,幫助投資者判斷市場的短期情緒和可能的走勢。

定義:

•內盤比=內盤數量/(內盤數量+外盤數量)

•外盤比=外盤數量/(內盤數量+外盤數量)

例子:假設某隻股票在一段時間內:

•內盤數量=1000手

•外盤數量=1500手

指標 數量 計算公式 比值
內盤數量 1000手 - -
外盤數量 1500手 - -
總數量 - 內盤數量 + 外盤數量 2500手
內盤比 - 內盤數量 / 總數量 40%
外盤比 - 外盤數量 / 總數量 60%

內外盤比的意義:

•內盤比>外盤比(賣方佔優):市場賣壓較大,股價可能下跌。

•外盤比>內盤比(買方佔優):市場買盤較強,股價可能上漲。

內外盤的特殊應用

1.判斷短期走勢

•外盤放大→股價可能上漲(需結合成交量和技術指標分析)。

•內盤放大→股價可能下跌(但需警惕莊家的誘空行為)。

2.結合成交量分析

•內盤外盤大致相當→買賣雙方力量均衡,市場可能處於觀望狀態。

•外盤大但股價未漲→可能是莊家對倒操作,需謹慎應對。

3.特殊市場場景

•漲停時→交易均為內盤,但股價仍上漲,說明市場多頭信心極強。

•跌停時→交易均為外盤,但股價仍下跌,說明市場空頭力量壓倒性強。

結論

•內盤代表主動賣出的成交量,外盤代表主動買入的成交量。

•內外盤比可以衡量市場的多空力量對比,預測短期趨勢。

•單獨使用內盤外盤比可能會出現誤判,建議結合成交量、K線形態等其他指標綜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