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11月8日,國家醫保局召開記者會,介紹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有關情況。有关负责人介紹,自成立以來,國家健保局已連續7年開展健保藥品目錄調整,形成了常態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調整機制。新藥進入目錄的速度不斷加快,參保群眾能夠及時享受醫藥創新帶來的成果。截至2024年10月底,協議期內談判藥品累計受益8.3億人次,累計為患者減負超8800億元。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指出,今年《關於印發的通知》除了部署新版目錄執行外,用較多的篇幅對配備使用、新藥推廣、管理監督等提出了要求。通知明確,定點醫療機構原則上應於2025年2月底前召開藥事會,根據《2024年藥品目錄》及時調整本機構用藥目錄,保障臨床診療需求及投保患者合理用藥權益。不得以健保總額限制、醫療機構用藥目錄數量、藥佔比為由影響藥品進院。
黃心宇稱,國家健保局在談判協議中明確了企業對於掛網、配備、資訊報送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配備和供应情况监测,確保藥品可及性提升。國家健保局也要求企業在目錄落地前全部落實藥品追溯碼,實現全程“可追溯”,為加強監管、維護基金安全打好基礎。
發布會文字實錄如下: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主任朱永峰: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早安!歡迎參加國家健保局記者會。首先对各位媒體朋友的到来表示感谢!今天發表會的主題是,介紹2024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有關情況。出席今天發表會的有國家健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先生,國家健保局醫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先生,復旦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24年國家健保藥品目錄調整藥物經濟學專家組組長陳文先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有關同志也參加了發布會。我是國家醫保局辦公室朱永峰。
健保藥品目錄的調整關係廣大參保病患的切身利益,是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門議題。國家健保局成立以來,實現了健保藥品目錄的常態化、動態化調整,創造性的實施談判/競價准入,一大批新藥好藥以合理的價格水平被納入目錄範圍,惠及數以億計的參保患者,對提升群眾用藥保障水平、支持健康中國建設起到了非常積極、重要的作用。今年的健保藥品目錄調整中,我們繼續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工作原則,堅持開門辦醫保,持續加強與社會大眾、醫藥行業、媒體朋友的溝通交流。前期在申報、評審、談判等重要節點都及時向社會通報進展,得到了媒體朋友的肯定與支持,再次表示感謝。
下面,我們正式進入發布環節。首先,請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心宇先生介紹2024年國家健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有關情況。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早安。首先,感謝各位媒體朋友以及社會各界對國家健保目錄管理工作的關心與支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國家健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深化健保目錄管理改革,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認真組織開展了2024年國家健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
本次調整在堅持“保基本”的基礎上,著力更能滿足廣大參保人的基本用藥需求,繼續堅持“補齊短板、鼓勵創新、最佳化結構”的調整思路,發揮體制優勢、政策優勢、市場優勢,紮實推進“戰略購買”“價值購買”,进一步树立鼓勵創新的鲜明导向,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努力實現基本健保藥品保障能力與水準更加提升、參保患者對新藥更加可及且負擔大幅減輕、醫藥產業更重視以創新驅動實現高品質發展的目標,助力解決人民看病就醫的後顧之憂,增強廣大參保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堅持科學、規範、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調整範圍聚焦臨床需求、调整流程更为規範、評審標準更加科學公正。
2024年健保目錄調整的申報條件主要包括近5年新上市或修改說明書的藥品、罕見病用藥、國家鼓勵研發的兒童藥和仿製藥以及國家基本藥物等。經相應程序,本次調整共新增91種藥品,其中腫瘤用藥26種(含4種罕見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用藥15種(含2種罕見疾病)、罕見病用藥13種、抗感染用藥7種、中成藥11種、精神病用藥4種,以及其他領域用藥21種。由於部分藥品有多個適應症或個別疾病類別有重複(如罕見腫瘤),因此分類數大於總數。同時,調出了43種临床已替代或长期未生产供应的药品。本次調整後,目錄內藥品總數將增加至3159種,其中西藥1765種、中成藥1394種,腫瘤、慢性病、罕見疾病、兒童用藥等領域的保障水準已明顯提升。今年談判/競價環節,共有117種目录外药品参加,其中89種谈判/競價成功,成功率76%、平均降價63%,總體與2023年基本相當。疊加談判降價和健保報銷因素,預計2025年將為患者減負超500億元。
自成立以來,國家健保局已連續7年開展健保藥品目錄調整,形成了常態化、規範化、科學化的調整機制。調整程序規則更加完善,評審測算更加透明,企業對藥品價格的預期更客觀理性。隨著更多新藥進入目錄,患者受益水準將穩定提升,同時也將有效提振了醫藥產業加大研發創新的信心,有利於更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願意回答大家的提問,與大家進一步交流。謝謝。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主任朱永峰:
謝謝黃心宇先生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提問前,先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新華社記者:
國家健保局成立以來,實現了健保目錄“每年一調”,整體政策框架已經比較完善,業界也有較穩定的預期,請問今年的目錄調整與往年相比有什麼特點?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
感謝您的提問。如您所言,國家健保局成立以來連續7年開展健保藥品目錄調整,制度框架、範圍條件、規則程序等基本定型,社會和醫藥產業也有了比較穩定的預期。同時,我們堅持不斷完善、持續改進,致力於讓目錄調整更科學、規範、公平、公正。2024年的目錄調整持續堅持基本健保“保基本”的功能定位,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堅持貼合病人保障需求與臨床用藥實際,在堅決維護健保基金安全的基礎上貫徹創新驅動策略,突顯對“真創新”的支持力度,穩定提升基本健保用藥保障水平。
一是牢牢把握“保基本”,堅決維護健保基金安全。隨著醫療資源供給的不斷豐富、新藥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以及老化、都市化等因素的疊加影響,健保基金平穩運作面臨不小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堅持目錄動態調整,及時把新藥好藥納入目錄範圍,本身就是健保部門“以人民為中心”思想的重要體現。在調整中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諦諦教誨,把確保基金安全作為底線,平衡好短期獲益與長遠保障之間的關係。在評審階段,我們組織專家對臨床價值不高、納入目錄必要性不強的藥品嚴格把握,防止“渾水摸魚”;對部分已在目錄內但費用偏高、基金支出量大、市場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的品種進行再談判,進一步降低價格,減輕病人和基金負擔。在談判底價計算階段,研究確定合理的基金預算並將其作為目錄調整的“硬約束”,對費用高、基金支出大的品種適當提高降幅,體現“以量換價”。
二是大力支持藥品創新,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今年目錄調整範圍以新藥為主,新增的91種藥品中有90種為5年內新上市品種。我們將包括1類化藥、1類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和3類中成藥在內的“全球新”作為重點支援對象,確保“好鋼用在刀刃上”。新增91種藥品中38種是“全球新”的創新藥,無論是比例還是絕對數量都創歷年新高。在談判階段,創新藥的談判成功率超過了90%,較整體成功率高16個百分點。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藥品註冊審批制度改革、健保目錄動態調整等政策的加持下,近年來我國醫藥創新蓬勃發展,在完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91種新增藥品中,國內企業的有65種,佔比超過了70%,而這幾年都呈現逐年上升之勢,首個晚期子宮頸癌的雙標靶免疫治療藥物、首個20外顯子插入突變的晚期肺癌標靶藥都順利談判納入目錄,反映出我國醫藥創新水準的持續發展與進步。
第三是納入更多性價比更優的藥品,實現“提質不漲價”。在不显著增加基金支出的前提下,將更多填補目錄保障短板或提升療效的品種納入目錄,能夠提升保障水平,更滿足廣大參保人對新藥好藥的期待與嚮往。本次藥品目錄調整在腫瘤、糖尿病、精神、抗感染等領域,都有療效更佳、依從性較好的藥品被納入目錄,同時保證了價格和費用基本上相當。如某款重性精神科治療用藥,一針可維持半年有效,與目錄內原有每月注射一次的藥品相比,能夠大大提升患者依從性、減輕醫療體系負擔,今年談判納入後療程費用較原有月製劑低30%以上,實現了“提質不漲價”。整體來看,在基金可承受的前提下,本次目錄調整後目錄保障水準進一步提升,將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另外,今年的藥品目錄調整高度重視群眾的獲得感,進一步夯實了企業做好談判藥品供應保障的責任。我們在談判協議中明確了企業對於掛網、配備、資訊報送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配備和供应情况监测,確保藥品可及性提升。我們也要求企業在目錄落地前全部落實藥品追溯碼,實現全程“可追溯”,為加強監管、維護基金安全打好基礎。
南方周末記者:
我們注意到每年目錄調整程序都有一些改進,能否介紹一下今年目錄調整的程序有什麼新變化?
國家健保局健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
今年國家健保藥品目錄調整程序依《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仍分為準備、申報、專家評審、談判、公佈結果5個階段,整體保持了穩定,同時我們進一步優化了工作流程、規範了工作機制、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目錄調整公開透明、科學規範。概括為“五個更加”:
第一,工作程序更加公開。我們在目錄調整中始終堅持公開、公平、透明的原則:在準備階段,將《2024年國家健保目錄調整工作方案》《2024年國家健保目錄調整申報指南》等文件公開徵求社會意見。在申報階段,將企业申报材料和申报初审结果挂网公示,根據回饋意見進行複核,對最終符合申報條件的藥品進行公告。在評審、談判階段也都及時向社會發布階段性結果,讓大眾了解工作進度,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評價證據要求更加明確。今年,我們進一步優化企業遞交的申報資料和談判資料,明確申報資料主要用於形式審查和專家評審,因此更加聚焦評審需求,突顯臨床價值導向;明確談判材料主要用於談判測算,因此更關注藥物的性價比和健保基金影響情況。這樣,確保材料更有針對性,更加清晰明確。
第三,評審規則更加科學。經過幾年的摸索,專家評審規則更加客觀科學,已逐漸趨於成熟,這也有利於穩定企業的預期。我們在評審中繼續採用專家集體討論和個人評分並行的方式,臨床、藥學、醫保、藥物經濟學專家充分發表意見,同台討論、聯合評審,對藥品有效性、安全性、公平性、創新性等多維度評價評分,使醫保目录与臨床用药实际、醫保管理更加匹配。
第四,企業溝通更加順暢。良好順暢的溝通機制對於順利談判至關重要。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透過健保資訊平台向企業及時回饋形式審查、專家評審、現場談判等工作結果,在申報及談判資料遞交期間,設立專門的諮詢電話,解答企業疑問。二是為確保企業熟悉談判規則,了解健保方的測算方式,組織所有參與現場談判或競價的企業召開座談會,對談判資料和政策進行詳細解讀。三是測算過程中,由專家組長與企業進行一對一的溝通,並將企業的訴求與建議及時回饋給計算專家。雙向、高效率、準確的資訊溝通機制為談判成功發揮了關鍵作用。
第五,資訊系統功能更加優化。依托全國統一的健保資訊平台,我們開發並完善了健保藥品目錄調整模組,覆蓋了申報、評審、談判確認和協議簽署全流程:企業透過申報模組自主填報相關資訊,無需遞交紙本材料;專家根據企業遞交的數據和其他資訊討論評分,系統即時產生結果,當場簽名確認並存檔,避免人為幹預;評審结果通过信息平台向企业及时反馈;企業透過平台確認是否參與談判或競價;最終的談判協議也透過平台簽署,做到精準高效。
第一財經記者:
底價計算是決定藥品談判結果的關鍵因素,今年目錄調整在計算上有哪些考慮?
復旦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24年國家健保藥品目錄調整藥物經濟學專家小組組長陳文:
經過7年的持續更新與完善,已初步形成了符合國情、與國際接軌、系統科學的健保談判底價計算技術與方法。藥物經濟學組專家透過藥物經濟學評估證據、國內掛網價格、國際價格、同類競品價格比較等多種方法,綜合測算確定基準支付標準。基金計算更著重對基金支出的影響,進一步強化了基金影響的剛性約束。測算時,針對創新程度高、患者獲益大的藥品會給予較高的經濟性閾值。今年的測算中也也特別考慮了傳統中藥的特性與優勢,有針對性地優化了評價維度和計算指標。
鑑於一些藥品缺乏與參照藥療效方面頭對頭對比的證據,今年的計算中,支援專家對企業提交的設計較為科學、方法較為嚴謹的間接比較證據進行綜合評判,符合條件的在測算中適當採信,為測算提供更好支撐。進一步加強了計算結果與創新評級之間的相關性,強調溢價與額外創新價值間的一致性;在整個計算過程中,努力提升同代際、同類別藥品價格之間的公允性,以及不同世代、治療分線藥品價格之間的合理性。
2024年測算技術與方法的最佳化與完善,進一步詮釋了“創新價值”與“理性價格”的有機結合。透過建立“以患者健康獲益”為核心的多維度價值評估體系,引導醫藥產業瞄準真創新,努力創造更高的臨床價值,樹立了支持創新的鮮明導向。7輪調整,在准入階段為530種談判新增藥品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健保支付標準,推動形成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創新藥價格體系,兼顧了參保人和健保基金的負擔能力、臨床合理的用藥需求、企業投入與回報等因素,為創新藥在各方共贏基礎上實現永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提升了對創新支援的穩定性與永續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今天,新版健保藥品目錄發布,請問國家健保局有哪些新措施可以讓群眾早日用上這些新藥、好藥?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
落地是決定目錄調整工作成效的“最後一公里”。與往年相比,今年《關於印發的通知》除了部署新版目錄執行外,用較多的篇幅對配備使用、新藥推廣、管理監督等提出了要求,以確保目錄真正落地見效,更好滿足患者合理需求。
一是指導定點醫療機構及時召開藥事會。《通知》明確,定點醫療機構原則上應於2025年2月底前召開藥事會,根據《2024年藥品目錄》及時調整本機構用藥目錄,保障臨床診療需求及投保患者合理用藥權益。不得以健保總額限制、醫療機構用藥目錄數量、藥佔比為由影響藥品進院。
二是進一步強化“雙通道”管理。《通知》要求,各省(區、市)健保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雙通道”處方流動全流程監管,在確保參保人購藥便利性的同時,切實防範及打擊詐欺騙保行為。依本局關於規範醫保藥品外配處方要求,原則上自2025年1月1日起,配備“雙通道”藥品的定點零售藥局均需透過電子處方中心流轉“雙通道”藥品處方。
三是加強藥品配備情形日常監測。《通知》明確,各省(區、市)醫保部門應建立目錄內藥品配備監測機制,以《2024年藥品目錄》為基礎,借助國家醫保資訊平台、藥品追溯碼、健保藥品雲平台等管道,收集、完善、维护本行政區域内医保药品配备、流通、使用資訊,加强对辖區内医保药品配备使用情况的精细化管理。依要求將相關資訊定期回報國家健保局,協助建立國家、省、市三級醫保目錄藥品運行監測、評估體系,並與健保藥品目錄調整銜接,對於臨床價值不高,長期沒有生產、使用,無法保障有效供應的藥品,在今後目錄調整中重點考慮調出。
四是推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健保的有效銜接。《通知》要求,各地健保部門要會與相關部門積極發展“惠民保”等商業健康保險,營造“惠民保”等商業健康保險与基本医保有效衔接的氛围。積極支持“惠民保”等商業健康保險根据《2024年藥品目錄》設計新產品或更新賠償範圍,與基本健保補充結合,更好滿足患者用藥需求,切實減輕病患醫療費用負擔。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開展“惠民保”等商業健康保險进医院,實現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
另外,《通知》在做好新聞宣傳和政策解讀,加強對醫護人員、經辦人員培訓,及時回應病人和社會關切,營造各方面理解、支持藥品目錄落地的良好氛圍等方面,也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整體來看,今年對藥品目錄落地的要求更有系統、路徑更清晰、措施更有力,將有力推動國談藥品落地。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現在大家非常關心健保基金的安全穩定運行,請問今年目錄談判又納入了這些新藥後,是否會對基金造成影響?
國家健保局健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
提高群眾用藥保障水準是我們工作的目標,確保基金安全是我們工作的底線。國家健保局成立以來,新藥進入目錄的速度不斷加快,受保群眾能夠及時享受健保改革及醫藥創新帶來的紅利。累計將835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健保目錄,據監測數據,健保基金為協議期間談判藥品支付累計已超過3500億元,惠及患者8.3億人次,為患者減負超8800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在對新藥如此大規模資金支出的同時確保基金安全,一方面是靠科學合理的計算,透過談判准入確保藥品“質價相符”“物超所值”,另一方面靠的是健保部門近年來的深化改革與系統治理,針對存量支出結構最佳化調整,在降低受保群眾負擔的同時,確保了基金安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透過集採推動高品質仿製藥替代,騰出支持創新藥品的空間。初步匡算近年來國家推行的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為新藥耗新技術的准入以及醫療服務價格調整騰出了超5000億元的健保基金空間。二是初步建立了談判藥品全週期的價格調整機制,透過簡易續約、重新談判等方式引導目錄內品種價格更公平合理。三是透過強化基金監管、支付方式改革等措施,不斷加強支付管理。力爭“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使得健保基金支出的規範性、合理性大幅提升。另外,438種療效不確切或易濫用、臨床已被淘汰、長期未生產供應且可被其他品種替代的藥品被調出目錄。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牢牢把握“保基本”的定位,在基金能負擔、患者可承受的基礎上,堅持目錄動態調整,完善規則程序,更好支持創新藥發展。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隨著醫藥技術快速發展,一些昂貴的細胞治療、基因治療藥物相繼上市,僅靠基本健保制度難以完全支撐,國家醫保局正著力構建“1+3+N”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為創新藥拓展更大的發展空間,更滿足民眾眾多層次醫療保障需求。
中國醫療保險雜誌社記者:
醫藥產業是體現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近年來健保部門在支持創新藥發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國家醫保局醫藥管理司司長黃心宇:
成立7年來,國家健保局持續深化健保藥品目錄管理改革,在堅持保基本的基礎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支持創新藥發展。7輪調整,累計將149種創新藥(含1類化藥、1類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和3類中成藥,以及全國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支持藥品,下同)納入健保目錄。監測表明,截至2024年10月,健保基金對協議期間藥品支付累計超3500億元,帶動相關銷售超過5100億元。隨著品種增多和進目錄後持續放量,健保基金對協議期間藥品的支付金額逐年上漲。今年前10月健保基金在協議期間內談判藥品支付約920億元,以相同週期計算,是2019年的21倍。可以說健保基金是“真金白銀”的在支持創新藥發展。
一是建立全面支持創新藥發展的進入機制,建立支持創新的鮮明導向。改革健保目錄准入方式,自2020年起施行企業申報制,申報範圍主要聚焦5年內新上市的藥品。透過在評審階段增加創新性權重、在談判階段充分考慮創新價值、在續約階段實施降價保護等措施,建立了全流程支持創新藥發展的機制。以2024年調整為例,無論是評審階段還是談判階段,創新藥的成功率均明顯高於整體水平。最終38種創新藥新增納入目錄,創曆年新高。
二是助力建構覆蓋13億多人口的全國統一大市場,支援創新藥快速進入市場獲得合理市場回報。我們取消原有的地方自行增補藥品權限,從國家層級統一准入,實現醫保用藥範圍的全國統一。我們透過談判藥品直接掛網、督促醫院應配盡配、支援“雙通道”供應等加速創新藥臨床應用。我們進行流通環節與零售價格治理,建立和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隨著統一的健保藥品市場的建立,多數創新藥在進入目錄後能夠實現快速放量,獲得合理的市場回報。監測表明,去年目錄調整中談判新增的105種藥品,今年10月的整體銷售量較1月增加了近6倍,放量明顯。
第三是建立健全藥品創新價值評估機制,著力實現“支持真創新、真支持創新”。立足中國實際,借鏡國際經驗,我們完善藥品評估的技術方法,從安全性、有效性、創新性、公平性等方面,對藥品的臨床價值進行評估,以“患者健康獲益”為核心對創新價值進行量化與分級。實現了藥品評估從主觀到客觀、從定性到定量的轉變。隨著涵蓋全生命週期的藥品價值評估系統的初步建立,為我們識別、量化、對比藥品的創新價值提供了依據,最終實現“支持真創新、真支持創新”的目標。
中國青年報記者:
剛剛黃司長講了醫保部門促進創新藥發展的一些舉措,想請問陳文教授,在您看來目錄調整對促進我國創新藥發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復旦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24年國家健保藥品目錄調整藥物經濟學專家小組組長陳文:
國家健保局成立以來,認真貫徹創新驅動策略,透過策略購買、價值購買實現需方牽引,對醫藥產業發展發揮了“指揮棒”“加速器”作用,有力促進了醫藥領域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我這裡有一些數據可以說明一定問題:
一是醫藥企業研發投入穩定上升。過去我國醫藥企業“重銷售、輕研發”的現象非常突出,影響整體創新實力、產業健康發展,造成醫病矛盾。國家健保局成立以來,以目錄准入談判、集中帶量採購為抓手,推動降低虛高藥價,拉促並舉引領醫藥產業走上創新發展之路。有研究表明,自2018年至2023年,我國醫藥上市企業銷售費用佔比從17%降至13.7%,研發費用佔比從1.8%增至4.7%,呈現逐年上升的良好勢頭。
二是申请临床试验和上市的新药数量显著增加。我國創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受理量從2017年的483件增加到2023年的2255件,其中創新化藥和創新生物製品IND數量分別達到了1368件和833件。2013年我國新藥研發管線的全球市場佔比僅3%,2023年翻了將近10倍,佔比達28%。特別是2018年健保談判後,我国新药研发管线的全球市场占比显著增加,我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進行臨床實驗的國家地區。2023年創新藥新藥上市申請(NDA)受理量為132件,相比於2017年翻了6倍。
三是1類創新藥核准上市數量增加。2018-2023年我國1類創新藥核准上市數量整體呈現上升趨勢,2023年核准數量達35種,是2018年的4倍以上。
四是全球新藥中國首發漸成趨勢。2017年僅有9%的藥品選擇在中國首發上市,2023中國首發上市的藥品佔比增加到29%,中國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首發上市國家。
應該說,健保藥品協商將眾多優質創新藥品納入健保目錄,極大激發了醫藥企業的創新積極性,為醫藥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了蓬勃動力,成效是非常實實在、非常显著的。
經濟日報記者:
剛剛介紹了新版國家健保藥品目錄是明年1月1日執行,現在距離落地僅剩一個月的時間,請問新版目錄落地前還有哪些工作要做?
國家健保局健保中心副主任王國棟:
《通知》要求,新版國家健保藥品目錄自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目前還有1個月左右的準備時間,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們將指導各地健保部門抓緊做好支付政策調整、藥品採購平台掛網、資訊系統改造、建立完善“健保藥品雲平台”等工作,指導及督促定點醫藥機構加強新增藥品的配備,讓目錄調整的利好政策盡快落實見效,讓受保群眾盡快以納入健保目錄的好藥新藥。
這裡也要提醒並呼籲相關藥品企業積極配合健保部門,共同做好藥品的供應保障。藥品供應是企業的基本責任,今年我們完善了談判協議,全部談判藥品應於2025年1月1日前完成在全國各省級藥品集中採購平台的掛網,談判藥品在定點醫療機構或定點零售藥局的配備也提出了最低數量要求,相關企業也應建立藥品調配機制,及時響應患者用藥需求,讓群眾得到真正的便利,增加藥品可近性。
另外,本次目錄調整中有個別談判藥品調出,為保障用藥連續性,《通知》提出給予其6個月的過渡期,2025年6月底前健保基金可繼續按原支付標準支付,過渡期各統籌地區要採取有效措施做好銜接,指導定點醫療機構及時替換。
央視新聞記者:
國家健保局成立6年多來,持續推動健保談判和仿製藥集採,請問這兩者是什麼關係?
復旦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24年國家健保藥品目錄調整藥物經濟學專家小組組長陳文:
藥品的健保支付及價格管理是世界性難題,各國立足自身實際探索可行的管理措施與制度框架,國際上沒有通行的經驗可供借鏡。近年來,國家醫保局聚焦人民群眾和醫藥企業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健保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系統整合新藥談判與仿製藥集採兩大策略抓手,在大幅減輕人民用藥負擔的同時,為我國醫藥產業創新轉型、向價值鏈高端爬升提供了強力支撐。累計開展7輪新藥談判,將530個藥品新增進入目錄,開展9輪國家集採,覆蓋373個品種。
一是健保基金騰空間,支出結構優化升級。初步匡算近年來國家推行的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為新藥耗新技術的准入以及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創造了超5000億元的健保基金空間,給新藥納入目錄提供了支撐。大量新藥進入目錄,並沒有導致醫藥費用和基金支出大幅增加,在相同的健保基金支出規模上實現了“騰籠換鳥”。同時,保障範圍實現了優化升級,医保基金的支出合理性和使用效益显著提升。中國藥學會對樣本醫院的監測顯示,隨著越來越多創新藥被納入健保,創新藥在藥品費用中的佔比逐年上升,2023年創新藥在樣本醫院的院均藥品費用金額在全部藥品費用中的佔比已達15.1%。
二是醫藥產業促進創新,實現高品質發展。透過開展新藥談判,建立了從申報、評審,到計算等全流程支援創新藥的進入流程和規則,鼓勵並支持創新藥優先進健保並獲得合理回報,支持創新醫學企業發展。我們通俗地講“集採非新藥,新藥不集採。”集採就是將通過一致性評估的藥品納入採購範圍,支持高品質仿製藥企業發展。截至2024年10月底,健保基金對協議期間內談判藥品累計支付超3500億元,帶動相關藥品銷售金額超5100億元。在健保等政策的支持下,我國新藥研發水準不斷提高,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國內在研新藥數量躍居全球第二位,加速向高品質創新轉型。
三是醫藥業淨生態,醫療服務行為更加規範。透過新藥談判和仿製藥集採,流通環節的不合理費用空間被大幅壓縮,藥品零售價格更合理,藥品使用的必要性、合理性、規範性大幅提升。中國藥學會的監測顯示,與2015年相比,2023年樣本醫院金額及用量排名前20位的藥品發生了巨大變化,原來大量療效不確切、昂貴的神藥已完全被臨床必需、療效確切、創新程度高且價格適宜的品種替代,我国临床用药结构和质量显著提升。透過集採,切斷了藥品流通過程中的灰色利益鏈,讓醫護人員的處方行為更規範。比如“藥品濫用重災區”抗生素的使用強度指標從2018年的37.8持續下降到2022年的33.8,用藥合理性大幅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完善規則程序,持續放大新藥談判和仿製藥集采的系統整合效應,強化談判藥品和集採藥品的供應保障,維護基金安全,提升保障水平,助力產業發展,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藥品支付管理之路。
國家醫保局辦公室主任朱永峰: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的記者會就進行到這裡,後續國家健保局也將透過線上直播等方式更詳細地介紹健保藥品目錄調整有關情況,也請大家繼續關注。感謝幾位發佈人,感謝各位媒體朋友。再見。
本文編選自“國家健保局”,FOREXBNB編輯:陳筱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