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資深投資者對市場反彈持謹慎態度,關注經濟放緩跡象
儘管美股大幅回升、企業借貸成本下降、美債市場趨穩,一批精於數據分析的華爾街資深投資者卻選擇站在場外觀望。例如,管理1100億美元資產的Boston Partners公司研究主管Michael Mullaney就沒加入風險資產反彈的熱潮。他正在反覆檢視各類經濟數據,擔憂這些數據已顯示出特朗普貿易戰造成的早期損害跡象。
儘管標普500指數較特朗普關稅政策公佈前僅低不到3%,比特幣突破95000美元領漲風險資產,但這些分析師卻凝視着那些不怎引人注目,卻可能預示經濟長期痛苦的高頻指標:洛杉磯航運量萎縮、旅遊相關出行減少以及關鍵消費領域信用卡收入下滑。
"這種影響不會在90天內消失,"Mullaney冷靜分析道,"無論關稅最終定在何種水平,都將對經濟活動產生顯著衝擊。"他選擇持有現金,儘管錯過這輪反彈可能代價高昂,但他擔憂貿易敵意造成的影響可能已深入骨髓,難以避免。
風險資產全面回暖,市場樂觀情緒迴歸
過去幾周,美國金融市場整體情緒似乎已經轉暖。基準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過去兩週內下降超過20個基點,緩解了外資大規模撤離的擔憂,同時美元匯率企穩。高收益債券風險溢價錄得2023年以來最大收窄幅度,信貸波動性指標顯著回落。
具有看漲傾向的槓桿ETF在過去一個月吸引約70億美元資金流入,美元、美股、美債共同上漲,創下今年以來最佳協同走勢,顯示大多數投資者正重新擁抱風險資產。
高頻數據亮起紅燈,經濟活動明顯放緩
然而,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Torsten Slok在報告中警告,從中國駛向美國的集裝箱船數量正在"崩潰",預計消費者將面臨更高通脹,卡車運輸、物流和零售業將出現大規模裁員。
摩根大通首席美國經濟學家Michael Feroli注意到高頻數據已顯示國際遊客數量下降,這將拖累經濟增長。
哈伯資本顧問投資組合經理Jake Schurmeier表示:"3月前的經濟幾乎未顯示關稅的實質影響,但4月和5月,我們應該開始看到關稅對價格和數量的實際衝擊。"
彭博經濟學家調查顯示,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中位數概率已從3月的30%攀升至45%。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跌至近期最低水平之一,長期通脹預期再次躍升至數十年高點。企業財報喜憂參半,公司對關稅影響仍不確定。
QI Research首席策略師Danielle DiMartino Booth追蹤的一項指數顯示,諮詢破產律師的家庭數量已達疫情以來最高水平。"貸款標準收緊,抵押貸款被拒,再融資申請被拒,且沒有財政刺激措施,"她解釋道。
特朗普政策搖擺加劇市場不確定性,投資者傾向防禦配置,等待經濟落地信號。特朗普和財政部長貝森特最近發出的信號表明白宮可能軟化對主要經濟夥伴的強硬立場,成爲推動市場反彈的重要因素。
特朗普週二表示無意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並願意"大幅"削減對中國的145%關稅。然而,樂觀情緒很快被部分消減——特朗普隨後就談判狀態發出混亂信號,贝森特则澄清美国并非寻求单方面降低对华關稅,這種政策搖擺加劇了市場波動性。
面對分歧加劇的市場前景,投資者正調整策略。北卡羅來納州亨特斯維爾的Cliff Hodge利用反彈減輕股票風險敞口,同時在固定收益方面保持防禦姿態。Cornerstone Wealth首席投資官表示:"我們的高頻數據指向經濟放緩,但現在斷言全面衰退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