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觸發茨威格廣度推力指標,中期看漲但短期震盪難免

本週美國股市表現強勁,特別是在週四盤中罕見觸發了茨威格廣度推力指標(Zweig Breadth Thrust),這一經典技術指標的出現,被視爲美股可能進入新一輪上漲週期的重要信號。

美股本週受到總統特朗普表態的提振。他表示對華關稅將從現有高達145%的水平下調,並表示無意解僱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市場隨即強勁反彈。更令人振奮的是,這一輪上漲覆蓋面極廣,幾乎所有板塊股票均參與上漲,觸發了茨威格廣度推力指標。

這一指標由傳奇投資人馬丁·茨威格四十年前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當市場從低迷中快速恢復、廣泛反彈時,往往是市場底部信號。

據SentimenTrader的高級分析師Dean Christians介紹,該指標通過計算紐約證券交易所中上漲股票占上漲+下跌股票總數的比例,並以10日指數移動平均線(EMA)平滑處理。當該比例從低於40%躍升至高於61.5%,並且在10個交易日內完成,就會觸發買入信號。

歷史表現 上漲次數 命中率 最大漲幅
自1982年以來 10次 100% 兩位數

儘管如此,技術分析師普遍提醒,投資者仍需保持警惕。Fundstrat技術策略主管Mark Newton表示:“雖然這一信號可能意味着4月低點已經確立,周線動能仍爲負,技術面尚未完全轉多。”

Newton認爲,從中期來看,這是一個積極的技術信號,但短期內仍需面對關稅談判等宏觀不確定性帶來的波動。

Christians進一步指出,並非所有茨威格信號都能順利兌現。例如2015至2016年的股市修正就是一個典型案例。當時受“增長恐慌”影響,儘管茨威格推力出現,標普500最多上漲4.8%,隨後卻又出現超過9%的回撤。

他認爲,如今若出現類似回測走勢,觸發因素可能包括貿易談判失敗,或初始關稅衝擊導致的實體經濟數據惡化,進而使消費者與企業推遲投資與支出。

不過,並非所有分析師都認同這是“買入時機”。知名市場評論人、《McClellan Market Report》編輯Tom McClellan就指出,他不認爲這次是茨威格信號的“黃金範例”。

McClellan表示,這一波上漲更像是“熊市反彈”中的一次典型逆趨勢修正,“可能很快就會熄火”。他本人對短期與中期趨勢維持中性看法,但對長期趨勢則仍持悲觀態度。“我們仍處在一個熊市之中,恐怕還沒結束。”

無論分歧如何,市場表現的確回暖。截至週五收盤,標普500指數上漲0.7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數上漲0.05%,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幅達1.26%,三大股指均實現連續四日上漲,並錄得亮眼周線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