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持續下滑引發全球央行關注
近期,美元的持續下滑對全球貨幣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美元指數今年迄今已下跌逾9%,市場預計這一趨勢可能繼續。美國銀行的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淨61%的參與者預計美元將在未來12個月貶值,這是近20年來最悲觀的預期。
美元的下跌導致其他貨幣兌美元升值,尤其是避險貨幣如日元、瑞士法郎和歐元。LSEG的數據顯示,自今年年初以來,日元兌美元升值超過10%,瑞士法郎和歐元升值约11%。此外,墨西哥比索升值5.5%,加元升值超過4%,波蘭茲羅提上漲超過9%,俄羅斯盧布升值超過22%。
然而,儘管美元疲軟,一些新興市場貨幣如越南盾、印尼盧比和土耳其里拉卻出現貶值,跌至歷史最低點。
央行降息機會與挑戰
分析師指出,美元走軟爲全球各國政府和央行提供了降息機會,以降低實際債務負擔並降低通脹,從而提振增長。ForexLive首席外匯分析師Adam Button表示,大多數央行都樂於看到美元下跌10%-20%。
不過,本幣走強可能會使出口競爭力複雜化,尤其是在美國重新徵收關稅的情況下。此外,貨幣貶值可能會成爲新興市場更積極的考慮因素,但這些市場和亞洲央行需要小心行事,以避免資本外逃和其他風險。
惠譽評級經濟主管Alex Muscatelli表示,新興市場經濟體可能不願降息,因爲這會影響以美元借貸的國內家庭和企業的債務負擔。本幣貶值也可能導致資本外流,以應對與美國利差縮小的情況。
貨幣貶值風險與貿易談判
貨幣貶值有刺激物價上漲的風險,貨幣當局將警惕通脹高於其目標。富國銀行國際經濟學家和外匯策略師Brendan McKenna表示,貨幣貶值以及各國對美國關稅做出反制可能引發的通脹上升風險,可能會使各大央行不願採取自願貶值的策略。
一個國家能否使其貨幣貶值受到外匯儲備規模、外債敞口、貿易平衡以及對輸入性通脹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響。McKenna表示,擁有充足儲備、對外債依賴程度較低的出口型國家將有更大的貨幣貶值空間,但即使是這些國家也可能謹慎行事。
貿易談判的大方向將是各國如何選擇行動的關鍵。一些國家已經表現出參與貿易談判的意願,如果這些談判能夠降低關稅,那麼各大央行就不太可能追求貨幣貶值。
貨幣 | 兌美元升值百分比 |
---|---|
日元 | 超過10% |
瑞士法郎 | 約11% |
歐元 | 約11% |
墨西哥比索 | 5.5% |
加元 | 超過4% |
波蘭茲羅提 | 超過9% |
俄羅斯盧布 | 超過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