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或因通脹降溫繼續降息
芬蘭央行行長兼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奧利·雷恩表示,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在短期內導致歐元區通脹下降,即所謂的“反通脹”趨勢,但對於歐洲經濟及長期通脹的影響難以預測。英國央行貨幣政策決策者之一梅根·格林也認爲,特朗普政府的全球關稅政策更可能壓低英國物價,而非推高通脹。這些觀點意味着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可能因通脹持續降溫而繼續執行降息政策。
歐洲央行的季度專業預測調查報告顯示,2025年和2026年歐元區通脹預期分別爲2.2%和2%,相比於2023-2024年呈現物價降溫趨勢,而2027年及更長期的通脹預期維持在2%,符合歐洲央行的物價穩定目標。
雷恩指出,短期內關稅對歐元區消費者價格增長的影響可能是下行的,關稅對通貨膨脹率的影響是相互矛盾的。在美國,關稅可能導致通貨膨脹加速,但在歐元區,特朗普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有兩個方向:一方面是轉嫁給本國消費者的關稅成本所帶來的價格上行壓力,另一方面則是抑制需求進而大幅降低通貨膨脹。
雷恩還提到,如果中國因美國關稅過高而將出口轉向歐洲市場,如果能源價格下跌,如果歐元走強,那麼關稅不會導致歐元區通貨膨脹加速。但他同時表示,歐元區經濟可能因特朗普政府對歐盟施加的汽車、汽車零部件以及鋼鐵和鋁關稅政策,以及更多的潛在行業關稅而趨於下行。
梅根·格林表示,特朗普政府主導的全球關稅浪潮更有可能大幅壓低英國物價,而非持續推高通脹。她認爲,這些關稅實際上更可能帶來通縮風險,而非通脹風險。
美國銀行的經濟學家團隊將英國央行今年的降息預期從三次上調至四次,並稱明年利率可能低至3.25%。英國央行將於5月8日公佈下一次利率決議。歐洲央行在上週將基準利率下調25個基點至2.25%,爲本輪降息週期的第七次降息,旨在提振本已舉步維艱的歐元區經濟。
部分經濟學家強調通脹可能跌破央行目標的風險。例如花旗集團預測,明年歐元區物價漲幅將降至1.6%,2027年爲1.8%。這對歐洲央行構成潛在挑戰。
年份 | 通脹預期 |
---|---|
2025年 | 2.2% |
2026年 | 2% |
2027年及長期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