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承認關稅政策風險,市場反應強烈

據外媒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推動其高額關稅政策時,私下承認這一激進做法可能會將美國經濟推至衰退邊緣,但他堅決不希望國家經歷一場“大蕭條”。上週宣佈加徵大範圍、高幅度的關稅措施後,特朗普對顧問透露,他意識到此舉可能導致經濟放緩,甚至引發嚴重後果,但他堅稱自己“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痛苦”,以推進政策目標。

經濟學界普遍將“大蕭條”定義爲比衰退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失業率更高的經濟低迷。自1930年代的“大蕭條”以來,美國一直未再經歷類似嚴重的經濟崩潰,當時美國失業率一度高達25%。這一歷史慘狀之所以未重演,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的進步,以及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設立的存款保險制度等安全機制。

儘管一些經濟學家曾警告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壓制全球貿易,可能令美國經濟步入衰退,尚無人認爲形勢會嚴重到引發“大蕭條”的地步。

在特朗普宣佈將撤銷部分報復性關稅之前,金融市場曾陷入劇烈震盪:債券收益率飆升、股市大幅下挫。然而,他在本週三的政策“反轉”立刻帶動了市場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創下自2008年以來的最佳單日表現。

市場反應與政策調整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週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債市的異動是特朗普最終做出調整決定的關鍵因素。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週二深夜至週三期間一度突破4.5%,引發市場猜測是否有像日本或中國這樣的大型海外債券持有國拋售美債。而債券收益率與價格呈反向關係,收益率飆升意味着債券被大量拋售。

“事情本來都在有序進行,”哈塞特表示,“但毫無疑問,昨天債券市場的表現促使總統以更高的緊迫性做出決定。當然,這個決定原本就計劃要做。”

特朗普也在週三公開講話中承認,投資者的不安情緒影響了他。“我覺得有些人有點反應過度了,”特朗普表示,“他們有點焦躁不安,有點害怕。”

據報道,促使特朗普調整關稅政策的另一個因素,是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在貿易政策方面影響力的上升。一位與特朗普有直接對話的知情人士透露,多個國家同時與白宮就貿易進行談判,也促使總統重新考慮原先的強硬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