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創證券研報:疫情后消費恢復緩慢,政策支持成關鍵

華創證券最新研報指出,自疫情以來,消費恢復並不強勁,社零和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增速均低於趨勢線。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作為首要工作安排。研報還發現,疫情后生育對消費的促進作用減弱,可能需要政策支持。此外,增加資本開支與消費增加呈正相關,社零與固投增速、社零與研發支出增速均呈正相關。

政策支持與消費恢復

華創證券提出以下觀點:

一、生育對消費的邊際影響或有所走弱。疫情后,生育對消費的促進作用不如疫情前,可能需要政策支持,如“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和“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

二、旅遊消費或更加依賴長假期。疫情后,旅遊更依賴長假期,政策上需要給予居民更多假期時間以增加消費。相關政策包括增加法定節假日、嚴格落實帶薪年休假制度等。

三、消費對收入的依賴或在增加。疫情后,收入對消費的影響大於疫情前,政策需聚焦居民增收減負。《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提出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加大以工代賑實施力度等措施。

品類與城市消費觀察

四、品類觀察:服務消費偏弱,尤其是醫療、旅遊;限額以下消費偏弱,限額以上非耐用品偏弱;線上消費增速放緩,線下“平價”類業態強於“溢價類”業態。政策上,服務消費方面著力較多,如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促進生活服務消費等。

五、城市觀察:東北消費強於其他區域;鄉村高於城鎮,縣鄉增速好於市轄區;三四線城市強於一二線,三四線內部大城市增速更高。政策上,針對一二線城市調減限制性措施,針對縣域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等。

出行與資本開支對消費的影響

六、出行範圍擴大有利於消費增加。鐵路客運里程增長與社零正相關,居民汽車保有量增長與社零正相關。政策上,需增加鐵路公路建設及促進居民汽車消費。

七、擴大資本開支有利於消費增加。社零與固投增速、社零與研發支出增速均呈正相關,意味著短期投資依然較為重要。《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強化投資對消費的支撐作用。2024年,R&D與GDP之比為2.68%,與海外对比仍有上升空间。

國家 研發經費與GDP之比 (%)
美國 3.46
日本 3.3
韓國 4.93
德國 3.14
中國 2.68

風險提示:房價下跌繼續影響消費,部分數據受樣本影響結論與全國實際情況有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