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2025年2月12日,Nature發表了一篇新聞特稿(News Future)《Dozens of new obesity drugs are coming: these are the ones to watch》。

該文介紹了多款目前處於研發階段、值得關注的新型減重藥物,其中禮來(LLY.US)的Bimagrumab作為文中提到的唯二的非GLP-1類靶點藥物,首次披露了相當鼓舞人心的個案數據。

文章提到,一位新西蘭患者(Kristian Cook)當時體重達114公斤,每天需要服用治療高膽固醇、高血壓和痛風等多種藥物。

2022年底,46歲的Cook加入了一項臨床試驗,該項臨床試驗旨在測試減重藥司美格魯肽與一種實驗性藥物——禮來的Bimagrumab的組合療法,後者被設計用於在減脂過程中保持肌肉量。

對使用司美格魯肽等治療肥胖症藥物的人群而言,肌肉流失是主要的副作用之一。

這類"GLP-1受體激動劑"在抑制食慾並調節代謝方面表現很出色,但熱量攝入減少導致的能量缺口,將迫使身體通過消耗肌肉來補償。

有數據表明,因為使用司美格魯肽或替爾泊肽而產生的減重效果中,約三分之一來自肌肉流失而非脂肪消耗。

肌肉流失,會給患者帶來諸多的問題。

一方面,肌肉量下降不僅影響體態美觀,還會削弱力量、行動能力和整體生理健康;另一方面,肌肉在血糖調節和能量消耗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肌肉流失也會極大影響減重的效果,是可持續減重的主要障礙之一。

以Bimagrumab為代表的肌肉靶向療法,正是瞄準了GLP-1類藥物的上述痛點,正在成為下一代減重藥物中的熱門方向。

在接受了近一年時間的司美格魯肽和Bimagrumab的聯合治療後,Cook成功地減掉了18公斤脂肪, 同時增加了1公斤肌肉。

在停藥之後,雖然出現部分脂肪反彈,但Cook仍保持比峰值體重低10%以上的狀態,且肌肉量相對穩定。

"這改變了我的生命",他感慨道。

Cook參與的這項500人規模的Bimagrumab與司美格魯肽聯用的臨床試驗已經完成,到目前為止,禮來尚未公佈這項臨床試驗的結果。

Nature這篇報導,可能是第一次有關於該臨床試驗的部分信息,正式在權威刊物上披露。

在2024年10月16日,公開信息顯示,禮來已經正式啟動其Bimagrumab聯合自家產品替爾泊肽用於增肌減脂的2期臨床試驗。

由此推測,此前Bimagrumab與司美格魯肽聯用的臨床試驗,結果應當是令禮來滿意的。

代謝賽道風起雲湧

進入2025年,隨著各大跨國藥企陸續公佈2024年的財報,代謝賽道的驚人的吸金能力,再次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諾和諾德2024年財報顯示,司美格魯肽的全系產品2024年全年合計收入2018.49億丹麥克朗(約合292.96億美元),該藥以非常微弱的劣勢惜敗於K藥,距离全球藥王的宝座仅仅一步之遥。

作為代謝賽道的另一款現象級藥物,禮來的替爾泊肽全系產品2024年全年合計收入164.6億美元。

僅僅兩款產品,就砍下超過450億美元的銷售金額,代謝賽道在全球醫藥行業的戰略地位可見一斑。

GLP-1類藥物已經大獲成功,但是代謝賽道的故事也許剛剛開始。

目前,全球範圍內,大大小小的藥企圍繞著代謝賽道下一個爆款產品的軍備競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ActRII靶點競賽,中國藥企處於領先位置

上述Nature的新聞特稿提到Bimagrumab,這款激活素II型受體拮抗劑,是2023年7月禮來以近20億美元的對價收購Biotech公司Versanis獲得的,這也是禮來正式進軍“增肌減脂”賽道的標誌性事件。

目前,全球範圍內有多家藥企佈局ActRII靶點的減重類藥物,其中有2款進展最快的藥物已經進入正式臨床試驗階段,除了禮來的Bimagrumab之外,另外一款管線是港股上市生物藥企來凱醫藥的LAE102。

2024年6月,來凱醫藥的LAE102(ActRIIA單克隆抗體)針對超重/肥胖適應症,在中國開展的I期臨床試驗就已經啟動,並完成了首例受試者給藥。

截至2024年12月,該臨床試驗進展順利,所有64位受試者都已經完成 I期單劑量遞增研究(SAD研究)的給藥,並且觀察到靶標結合的早期跡象和預期的藥效生物標誌物變化,同時安全性指標良好, 沒有任何受試者發生腹瀉等不良反應。

來凱醫藥在ActRIIA靶點的快速進展,甚至引起了手握Bimagrumab的全球巨頭禮來的關注。

2024年11月20日,來凱醫藥和禮來公司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禮來將支持和加速來凱醫藥在研管線LAE102針對肥胖症治療的全球臨床開發。

根據雙方的協議,禮來將負責在美國執行一項I期臨床研究並承擔相關費用,而來凱醫藥則保留LAE102的全球權利。

很顯然,這裡面蘊含了強烈的BD預期:一旦I期臨床研究結果符合禮來的要求,作為對ActRIIA靶點志在必得的禮來,完全有理由和來凱達成BD合作。

考慮到減重類藥物強勁的商業化銷售前景,只要LAE102的I期臨床試驗拿出積極的數據,無論是授權給哪個跨國藥企,其交易金額都有可能達到改寫行業記錄的級別。

同時,來凱醫藥在ActRII靶點已經完成了全面的佈局:靶向ActRIIA的抗體LAE102以及靶向ActRIIB的抗體LAE103,以及對標Bimagrumab、同時靶向ActRIIA/IIB的雙靶點抗體LAE123。

對於目前市值僅有50億港元左右的來凱醫藥而言,這無異於拿到了一手的王炸。

在見多了fast follow的中國創新藥行業,還很少見到一家企業在一個全球前沿靶點的佈局如此領先且全面。

假以時日,來凱醫藥能否書寫一個行業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