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自2月份起,醫療行業迎來了一系列積極的發展。眾多醫藥公司開始引入DeepSeek、華為病理大模型等AI技術,或在AI領域進行戰略佈局,預計將深入到醫藥行業的各個環節,全方位提升醫藥企業的能力。

在中國,專科特檢領域的領軍企業康聖環球(09960)在AI診斷產品方面走在前列。其子公司基準醫療多年前就推出了全球首款結合“血液ctDNA甲基化檢測+CT影像AI”的肺結節檢測產品——費益檢® PulmoSeek™️ Plus。這項產品融合了無創液體活檢技術和CT影像學AI,能夠輔助醫生進行肺結節的良惡性鑑別、隨訪管理以及術前對高風險結節的肺腺癌浸潤程度進行預判。作為癌症早期篩查和診斷領域的創新產品,它基於CT/LDCT影像學DICOM數據,测量结节的近百个影像學相关参数,識別和提取相關徵象,並與4000多例病理診斷、4至6萬例次“4D”影像學數據相匹配,幫助醫生判斷肺部結節的性質,並對高風險肺部結節的肺腺癌浸潤程度進行預分期。

全球首款肺結節‘血液ctDNA甲基化檢測+CT影像AI’聯合診斷模型,康聖環球(09960)旗下產品在肺癌早期篩查和檢測領域領先 - 圖片1

PulmoSeek Plus是國際上首個將cfDNA甲基化標誌物、臨床信息和影像學特徵結合用於機器學習建模的多模態診斷模型。該模型用於肺結節的良惡性鑑別和不確定結節的分流管理,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2022年影響因子為15.9)和《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2022年影響因子為30.8)。在2023年版的《早期肺癌診斷中國專家共識》中,PulmoSeek™被推薦用於早期肺癌的無創輔助診斷,並已獲得海外的CE Mark認證及ISO13485:2016國際認證。

在臨床合作方面,費益檢已經與跨國藥企合作開展肺癌早期篩查和診斷的大型科研項目,並與強生肺癌中心建立了為期四年的合作關係,計劃招募至少3000名符合條件的肺部結節患者,收集血樣、組織樣本、CT/LDCT影像數據和病理信息。在國內,基準醫療也與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多家機構合作,累計完成了近4000例的入組工作。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分析,中國AI醫療行業的市場規模將迅速擴大,預計從2023年的88億元增長至2033年的3157億元,2023年至2033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43.1%。在政策層面,中央和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視人工智能與醫療的結合,相關政策文件正在密集發布。2024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國家疾控局共同製定了《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列出了84個AI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領域,包括AI+醫藥、AI+醫保、AI+健康管理、AI+醫療服務等。同月,国家醫保局首次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纳入立项指南,標誌著AI辅助诊断首次被纳入醫保体系。

隨著大模型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大力支持,預計那些在AI領域提前佈局的行業領導者將繼續從其前瞻性戰略中獲益,為整個醫療健康行業帶來更多新的發展機遇和行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