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截至2月2日,2025年蛇年的春運已經過半,全國跨區域的人員流動量、民航、鐵路和公路的旅客出行量均持續增長,再次刷新歷史記錄。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前20天全國跨區域日均人員流動量達到24069萬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了7.7%,比2019年同期增長了19.6%。華創證券分析認為,在上一年高基數的基礎上,今年的民航春運實現了量的增長和價的小幅下降,整體數據符合市場預期。隨著國際航線的持續恢復和國內需求的逐步回暖,民航市場的供需關係有望繼續改善。
交通運輸部預測,2025年春運期間全國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將達到約90億人次,同比增長約7%,鐵路和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同比增長5.5%)和9000萬人次(同比增長7.8%),均創歷史新高。航班管家預測2025年春运民航旅客量同比增長10.9%,國內航線經濟艙平均票價同比基本持平。
春運前20天的出行方式統計數據如下:
民航:前20天累計發送旅客0.45億人次,日均客運量225.3萬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7.1%,比2019年同期增長27.2%;2月2日初五單日客運量達到242.8萬人次,創下春運單日曆史新高,比2024年同期增長1.38%,比2019年同比增長21.6%;隨著返程高峰的臨近,預計旅客量將進一步上升。
鐵路:前20天累計發送旅客2.5億人次,日均客運量1228萬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6.6%,比2019年同期增長32.4%。
公路:前20天公路累計流動人員45.1億,日均2.25億,比2024年同期增長7.8%,比2019年同期增長19.5%;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國省道非營業性小客車日均出行量1.96億,比2024年同期增長6.8%,比2019年同期增長40.1%;公路日均營業性客運量2927萬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14.5%,比2019年同期下降39.9%。
水路:前20天累計發送旅客1641萬人次,日均客運量82萬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10.6%,比2019年同期下降45.5%。
從民航市場來看,2025年春運首周,民航日均客運量增速基本符合預期。預計2025年春運國內航線加班較為有限,多為順應春運需求的航線結構性調整優化;國際航線受益於過去一年累計恢復效應以及春運加班,預計同比增幅显著。根據航班管家統計,春運前7天全國日均實際客運執飛航班同比增長6%,其中國內航班同比增長僅3%,國際航班同比增加超三成,日本線是主力增班方向。
國泰君安發布研報指出,中國航空業具有超預期的長期邏輯,2024年行業整體扭虧,2025年供需恢復趨勢確定,考虑到票价市场化与机队增速显著放缓,預計將開啟盈利中樞上行。春運需求旺盛有望催化需求樂觀預期,預售策略積極有望催化收益管理持續積極改變預期,盈利表現有望催化盈利恢復與未來中樞上升預期。
在出行方向上,今年春節假期,出境旅行熱度較高,跨國出行更傾向於高消費的國家。春運期間(臘月十五至正月初四)日均內地、港澳台、國際航班數分別為1.41萬架次、368架次和1876架次,分別比2024年增加1.7%、9.3%和32.6%。從跨國出行的目的地來看,東亞的日、韓,東南亞的新、馬、泰仍是最主要的海外出行目的地。
從出行目的地的變化來看,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出行較2019年同比減少且降幅較大。出行增幅最大的目的地是歐洲的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在主要出行目的地中,日本和新加坡、馬來西亞增幅較高。這可能反映了當前出國旅行的居民消費或有升級,消費目的地更多元化、更多去往消費水平更高的國家。
中信證券預計,2025年春節,預計出行消費量增確定性高,價格缺口仍在但呈現收斂。2025年全年配置,兼顧政策傳導下的需求預期回升以及行業供給端改善的正向促進。
相關概念股:
中國國航(00753):根据中國國航官微,中國國航开通了多条国内外航线,自2024年1月17日起,國航上海浦東-慕尼黑CA827/8航班將恢復運行,每週三班。於2023年12月29日開通北京-伊斯坦布爾航線,每週3班,三、五、日執飛。開航當日至2024年1月7日,往返800元起。
中國東方航空股份(00670):国泰君安维持中國東方航空股份2024年預測95億元人民幣,新增2025年預測105億元人民幣。中國航空需求韌性良好,航司補充飛機訂單不改運力降速規劃,國際增班將推動供需恢復,盈利中樞上升可期。2024年春運表現有望催化市場樂觀預期。
中國南方航空股份(01055):南方航空公告,預計2024年虧損12.5-18.7億元,較2023年實現減虧。期內,國內經濟持續呈現回升向好態勢,民航行業復甦步伐加快。此外,廣州北京雙樞紐建設是南航重大戰略,長期影響巨大。南航作為北京大興機場最大主基地航司,將受益時刻分配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