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截至2月2日,2025年蛇年的春运已经过半,全国跨区域的人员流动量、民航、铁路和公路的旅客出行量均持续增长,再次刷新历史记录。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前20天全国跨区域日均人员流动量达到24069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7.7%,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9.6%。华创证券分析认为,在上一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的民航春运实现了量的增长和价的小幅下降,整体数据符合市场预期。随着国际航线的持续恢复和国内需求的逐步回暖,民航市场的供需关系有望继续改善。
交通运输部预测,2025年春运期间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约90亿人次,同比增长约7%,铁路和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同比增长5.5%)和9000万人次(同比增长7.8%),均创历史新高。航班管家预测2025年春运民航旅客量同比增长10.9%,国内航线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基本持平。
春运前20天的出行方式统计数据如下:
民航:前20天累计发送旅客0.4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225.3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比2019年同期增长27.2%;2月2日初五单日客运量达到242.8万人次,创下春运单日历史新高,比2024年同期增长1.38%,比2019年同比增长21.6%;随着返程高峰的临近,预计旅客量将进一步上升。
铁路:前20天累计发送旅客2.5亿人次,日均客运量1228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6.6%,比2019年同期增长32.4%。
公路:前20天公路累计流动人员45.1亿,日均2.25亿,比2024年同期增长7.8%,比2019年同期增长19.5%;其中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日均出行量1.96亿,比2024年同期增长6.8%,比2019年同期增长40.1%;公路日均营业性客运量2927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14.5%,比2019年同期下降39.9%。
水路:前20天累计发送旅客1641万人次,日均客运量82万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10.6%,比2019年同期下降45.5%。
从民航市场来看,2025年春运首周,民航日均客运量增速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25年春运国内航线加班较为有限,多为顺应春运需求的航线结构性调整优化;国际航线受益于过去一年累计恢复效应以及春运加班,预计同比增幅显著。根据航班管家统计,春运前7天全国日均实际客运执飞航班同比增长6%,其中国内航班同比增长仅3%,国际航班同比增加超三成,日本线是主力增班方向。
国泰君安发布研报指出,中国航空业具有超预期的长期逻辑,2024年行业整体扭亏,2025年供需恢复趋势确定,考虑到票价市场化与机队增速显著放缓,预计将开启盈利中枢上行。春运需求旺盛有望催化需求乐观预期,预售策略积极有望催化收益管理持续积极改变预期,盈利表现有望催化盈利恢复与未来中枢上升预期。
在出行方向上,今年春节假期,出境旅行热度较高,跨国出行更倾向于高消费的国家。春运期间(腊月十五至正月初四)日均内地、港澳台、国际航班数分别为1.41万架次、368架次和1876架次,分别比2024年增加1.7%、9.3%和32.6%。从跨国出行的目的地来看,东亚的日、韩,东南亚的新、马、泰仍是最主要的海外出行目的地。
从出行目的地的变化来看,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出行较2019年同比减少且降幅较大。出行增幅最大的目的地是欧洲的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在主要出行目的地中,日本和新加坡、马来西亚增幅较高。这可能反映了当前出国旅行的居民消费或有升级,消费目的地更多元化、更多去往消费水平更高的国家。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春节,预计出行消费量增确定性高,价格缺口仍在但呈现收敛。2025年全年配置,兼顾政策传导下的需求预期回升以及行业供给端改善的正向促进。
相关概念股:
中国国航(00753):根据中国国航官微,中国国航开通了多条国内外航线,自2024年1月17日起,国航上海浦东-慕尼黑CA827/8航班将恢复运行,每周三班。于2023年12月29日开通北京-伊斯坦布尔航线,每周3班,三、五、日执飞。开航当日至2024年1月7日,往返800元起。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国泰君安维持中国东方航空股份2024年预测95亿元人民币,新增2025年预测105亿元人民币。中国航空需求韧性良好,航司补充飞机订单不改运力降速规划,国际增班将推动供需恢复,盈利中枢上升可期。2024年春运表现有望催化市场乐观预期。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01055):南方航空公告,预计2024年亏损12.5-18.7亿元,较2023年实现减亏。期内,国内经济持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民航行业复苏步伐加快。此外,广州北京双枢纽建设是南航重大战略,长期影响巨大。南航作为北京大兴机场最大主基地航司,将受益时刻分配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