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貿易政策上採取了強硬態度,這使得美聯儲陷入了一個棘手的境地:是應該採取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還是應該優先考慮支持經濟增長。

特朗普政府將關稅作為其外交和經濟政策的一部分,這給美聯儲的政策制定帶來了微妙的平衡。根據FOREXBNB的報導,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關稅可能會提高物價,同時減緩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關鍵在於影響的程度以及美聯儲是否需要對此做出政策調整。

嘉信理財的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Kathy Jones指出,關稅可能會帶來價格衝擊,但這種影響可能會被美元升值所抵消。然而,從長遠來看,關稅通常對經濟增長是不利的。Jones表示:“這種組合讓美聯儲陷入了真正的困境。”

目前,特朗普政府與中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貿易摩擦仍在繼續。儘管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計劃已經暫停執行,談判仍在進行中,但與中國的貿易爭端卻在不斷升級,導致市場情緒變得緊張。

在經濟學界,關稅通常被認為是推高物價的因素,但歷史數據並沒有提供明確的證據。例如,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Smoot-Hawley Tariff Act)並沒有導致通脹,反而加劇了大蕭條時期的通縮壓力。

特朗普在其首個總統任期內也曾實施過關稅政策。當時,美國的通脹水平較低,美聯儲正在加息以尋找“中性”利率水平。然而,關稅引發了製造業的衰退,儘管這一影響並沒有擴散到整個經濟體系。

但當前的情況有所不同。特朗普提出的最新關稅政策不再是針對特定商品,而是可能覆蓋更廣泛的商品類別,這可能會改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計算。嘉信理財預測,如果這些關稅全面實施,GDP增速可能會減少1.2%,核心通脹率則可能上升0.7%,未來數月內可能超過3%。

Jones認為,這種廣泛的關稅措施“既會對價格產生更大的影響,也會對經濟增長帶來更大的衝擊。”她預測,美聯儲可能會因關稅的不確定性而推遲降息,並在通脹上升的情況下保持觀望,直到經濟增長開始受到明顯影響時才可能調整政策。“但美聯儲現在確實處於一個困難的境地,因為這是一枚雙面硬幣。”

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將在未來幾個月保持利率不變,並觀察關稅政策的實際影響,而不是僅僅基於政策聲明採取行動。此外,美聯儲還將評估2024年最後四個月累計降息1個百分點的效果。

如果貿易摩擦有所緩解,或者關稅對通脹的影響低於預期,美聯儲可能會重新關注其雙重使命中的就業目標,而不是專注於通脹問題。

“目前,美聯儲的政策立場相對穩固,關稅問題的反復不會直接改變這一立場,尤其是我們甚至還不知道這些政策最終會如何實施。”AllianceBernstein發達市場研究主管Eric Winograd表示。他預計,在未來幾個月,關稅的具體影響才會逐漸顯現,美聯儲的政策調整也不會立即做出反應。

Winograd認為,儘管關稅可能導致部分商品價格短期上漲,但它們不會帶來美聯儲通常關注的長期通脹壓力。這一觀點也與美聯儲官員的近期表態一致。美联储官员認為,只有在關稅導致全面貿易戰或對供需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時,才會真正影響貨幣政策決策。

波士頓聯儲主席蘇珊·柯林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政策如何演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沒有明確了解最終政策之前,我們無法精確預測其影響。”她強調,美聯儲的立場是“保持耐心、謹慎行動,目前沒有緊迫性需要進一步調整政策。”

市場仍然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會議上首次降息,隨後可能在12月再降息25個基點。美聯儲上周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4.5%區間不變。

Winograd表示,美聯儲今年仍有可能降息兩到三次,但不會立即開始,而是要等待關稅政策的影響進一步顯現。他表示:“考慮到美國經濟整體上對貿易摩擦的抗衝擊能力,我不認為關稅問題會大幅改變美聯儲的政策方向。市場對美聯儲的反應機制設想得過於機械化——認為一旦通脹上升,美聯儲就必須做出應對,而事實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