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波士頓聯邦儲備銀行在周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警告,特朗普政府計劃實施的全面關稅政策可能會加劇當前已經較高的通脹率。如果這些關稅政策得以實施,美聯儲在抑制通脹方面將面臨更大的挑戰。

波士頓聯儲的研究顯示,特朗普政府曾計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進口商品徵收25%的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10%的關稅。報告估計,這些關稅措施可能導緻美聯儲關注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增加0.8個百分點。

這對美聯儲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考驗。儘管美聯儲希望通脹壓力能夠逐漸減輕,但截至2023年12月,整體PCE指數同比增長了2.6%,而核心PCE指數(不包括食品和能源)同比增長了2.8%,均超出了美聯儲設定的2%的通脹目標。如果關稅政策實施,通脹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影響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決策。

波士頓聯儲主席蘇珊·柯林斯在本週一的電視採訪中表示,廣泛的關稅政策將不可避免地導緻美國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她強調,關稅不僅會推高最終消費品的價格,還會增加中間產品的成本,影響整個供應鏈。

這一觀點與經濟學界的普遍看法相吻合。關稅本質上是一種進口稅,其最終成本通常由美國消費者和企業承擔。當企業面臨進口成本上升時,他們可能會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從而推動通脹上升。

面對通脹的不確定性,美聯儲在1月底暫停了之前的降息週期。在2024年,美聯儲累計降息1個百分點,但在特朗普政府的新貿易政策即將實施的情況下,決策者選擇保持觀望,以評估經濟形勢的發展。

美聯儲官員表示,他們正在等待特朗普政府貿易政策的進一步明確。特朗普的經濟議程高度依賴於強硬的貿易保護主義,並且傾向於使用關稅作為主要的經濟工具。但在政策的不確定性之下,美聯儲在製定未來利率政策時將更加謹慎。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政府原計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實施的25%關稅,在本週一被暫時擱置,目前尚不清楚未來是否會重新實施。波士顿联储的报告是基于已宣布但未完全生效的關稅政策进行的测算,因此未來通脹的實際影響仍存在不確定性。

報告還指出,該分析假設企業會將關稅成本完全轉嫁給消費者,但實際上,部分通脹壓力可能被其他經濟因素所抵消。例如,貿易夥伴可能採取反制措施,全球和美國國內的貨幣政策也可能對經濟增長形成抑製作用,從而部分緩解通脹上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