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人口流動方面,春運客流或再創歷史新高,跨區域人口流動繼續提升,整體遷移趨勢前移,短距離運輸增長更快,出境客流增加較多。春節消費活力穩健,傳統消費熱度不減,新消費開始湧現。服務消費方面,旅遊人次明顯增長,但漲價幅度相對較小;旅行熱門目的地從傳統旅遊城市向特色文旅地區轉移,非遺旅遊、小眾目的地、縣域旅遊成為新的出遊熱點,入境游也有所提升。電影消費、餐飲消費均維持較高的熱度,但遊樂消費有所走弱。商品消費方面,“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整體居民消費需求明顯提升,同時“非遺”商品、“首發經濟”、“穀子經濟”等消費熱點也開始湧現,而汽車消費由於政策真空期有所走弱。投資方面,受今年春節较早影响,建築業1月新項目或相對偏少,新房和二手房銷售均較早放緩,不過二手房對一手房的擠占效應仍然存在,二手房交易占比仍然較高。進出口方面,港口運行好於去年,節後同比邊際改善。

風險提示:經濟增長持續性有待觀察。

人口流動:再創新高

今年春運客流或繼續刷新歷史新高。據中國新聞網援引交通運輸部數據,2025年春運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預計約90億人次,數量或再創歷史新高,同比2024年增長7%。結構上,傳統營業性運輸在去年曆史峰值的上進一步增加,鐵路、民航客運量有望分別突破5.1億人次和9000萬人次,而自駕出行仍將穩居主體地位,預計達72億人次,約佔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八成。

跨區域人口流動繼續提升,整體遷移趨勢較2024年靠前。今年春運前19天,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約44.9億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7.9%。今年春節人口流動整體靠前,其中,節前人口遷移最高峰為1月25日(春運第12天,農曆臘月廿六),較2024年同期提前兩天;節後,1月31日(春運第18天,正月初三),春運單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首次超3億人次,較2024年提前一天。自節前一周以來,百度遷徙指數周平均數明顯回升,今年春節假期的人員流動也明顯高於2024年同期水平。這主要是由於今年春節假期安排問題,部分居民選擇“請2休11”提前返鄉或旅遊出行。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2

短距離運輸增長更快。今年春運前19天,鐵路客運量2.31億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6.9%。民航客運量0.43億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長6.8%。相比於長途出行的鐵路和航空,短距離出行增長幅度更高,尤其是公路營業性客運量增長14.3%,水路客運量增長12.4%,增速均保持較高水平。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3

今年春節假期,出境旅行熱度較高,跨國出行更傾向於高消費的國家。春運期間(臘月十五至正月初四)日均內地、港澳台、國際航班數分別為1.41萬架次、368架次和1876架次,分別較2024年增加1.7%、9.3%和32.6%。從跨國出行的目的地來看,東亞的日、韓,東南亞的新、馬、泰仍是最主要的海外出行目的地。從出行目的地的變化來看,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出行較2019年同比減少且降幅較大。出行增幅最大的目的地是歐洲的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在主要出行目的地中,日本和新加坡、馬来西亚增幅较高。這或反映當前出國旅行的居民消費或有升級,消費目的地更多元化、更多去往消費水平更高的國家。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4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5

城市內部交通活躍度有所回落。市內交通方面,今年春節假期的擁堵延時指數與往年比變化不大,而地鐵客運量整體低於去年同期水平。結構上,春節假期期間一線城市的地鐵客運量回落較為明顯,其他城市地鐵客流量有所回升,或反映非一線城市市內交通較為活躍。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6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7

消費:传统消費火热、新消費涌现

2025年春節消費活力較為穩健,傳統消費熱度不減,新消費開始湧現。服務消費方面,旅遊人次明顯增長,但漲價幅度相對較小;傳統熱門旅遊目的地、出境游熱度仍高,同時非遺旅遊、小眾目的地、縣域旅遊成為新的出遊熱點,入境游也有所提升。電影消費、餐飲消費均維持較高的熱度,但遊樂消費在長假期間有所走弱。商品消費方面,“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整體居民消費需求明顯提升,同時“非遺”商品、“首發經濟”、“穀子經濟”等消費熱點也開始湧現,而汽車消費由於政策真空期有所走弱。

各省市旅遊景區營業情況紅火,接待遊客人次相較2024年明顯增長。在披露數據的省市中,接待遊客數量相較2024年的同比增速平均為6.3%,其中上海、四川接待遊客數量超7%。旅遊收入數據方面,四川省除夕至初四門票收入同比下降3.8%,而山東省重點監測的200家景區營業收入初三當日同比增長4.5%。而從人均旅遊支出來看,湖南、北京分別錄得544元/人次、1644元/人次,其中湖南省除夕、初一遊客人均花費同比增速錄得60.9%、31.2%。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8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9

以熱門旅遊目的地海南為例,今年漲價幅度略高於2024年,但處於歷史較低位置。春節前一周、春節所在周海南旅遊價格指數分別為105.1、104.8,環比分別上漲5.1%、4.8%,其中春節所在周漲價幅度處於歷年同期較低位。結構上,住宿類、交通類、餐飲類、特色旅遊類、購物類、门票类价格指数周環比分別上漲10.2%、7.6%、1.4%、0.6%、0.3%、0.3%,整體漲幅相對溫和。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0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1

旅行熱門目的地從傳統旅遊城市向特色文旅地區轉移。我們根據春節前四天的百度遷徙遷入指數來分析居民旅行目的地的變化。對比今年和去年,我們發現西北地區、廣東的遷入指數均有明顯增長,而傳統旅遊城市如黃山、洛陽、麗江、桂林、泰安等,其遷入指數均有明顯下降。我們認為,西藏、青海等地或是受益於春晚分會場、冰雪消費的熱度,而廣東則受益於居民對春節民俗的關注,例如醒獅、英歌等文化。

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節,“非遺遊”、“民俗遊”同比大增。據21世纪经济网援引飞猪数據,該平台“非遺遊”相關搜索熱度環比2024年12月增長133%。而據四川在线援引美团旅行平台数據,1月以來,“非遺”、“非遺体验”、“非遺手工”搜索量同比分別增長174%、168%、321%;福建、雲南、陕西等文旅资源和非遺体验大省春节文旅订单量增速均在100%左右。根據中国政府网、新华社援引美团旅行数據显示,春節前三日全國“燈會”“廟會”的搜索熱度環比增長217%。

不同於往年,今年小眾目的地、縣域旅遊熱度上升較快。據四川在線援引攜程平台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泉州、潮州、汕頭、自貢、大同、興義等小眾目的地熱度飆升;從預訂訂單來看,銅陵、黃山、大同、景德鎮、漳州同比去年增長約4倍。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陽朔縣、長沙縣、鳳凰縣、婺源縣、平遙縣等為代表的熱門縣域旅遊目的地,春節期間旅游市场增长显著。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2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3

此外,今年春節入境游熱度明顯提升,或得益於諸如“免簽圈”持續擴容等政策。根據央視網援引成都商報數據,春節期間入境游訂單同比增長203%。根據第一財經援引途家發布的《2025 春節民宿出遊預測報告》顯示,外國人預訂民宿數量同比2024年增長2.3倍,其中外國旅客最愛去的城市為哈爾濱、廣州、上海、北京和成都。

電影消費方面量價齊升。正月初一至初四,日均觀影人次為2806.1萬人,較2024年同期增長26.1 %;日均電影票房為14.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9.4%。今年春節檔電影的平均票價也有所提升,重回50元/人次以上,較去年回升3.0%,但尚未超過2023年同期水平。在各支付渠道、票務平台以及廣東、江蘇等地的觀影優惠券的刺激下,春節電影消費整體提升。

高線級城市觀影人數提升,低線城市有所回落。根據貓眼專業版的數據,今年春節檔影片“想看用戶”相比於去年同期增加了42%,但結構上有所分化,不同於2024年,今年春节档高線級城市觀影人數提升较快。雖春節檔影片“想看用戶”中仍有40%來自四線城市,但相比於2024年同期近50%的佔比明顯回落;而二線城市佔比從2024年的28%提升至33%,一、三線城市也提升。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4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5

餐飲消費熱度較高。根據新京報百家號援引美團數據顯示,截至1月16日,“年夜飯預訂”相關搜索量月環比提升256%,全平台年夜飯線上預訂量同比增長305%,“非遺”主題團購套餐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2倍。其中,上海、北京、杭州、西安、蘇州用戶搜索年夜飯餐廳的熱度位居全國前列。我們整理了春節前一周(臘月二十四至正月初一)關鍵詞“年夜飯”的百度搜索指數,發現相較於去年,今年“年夜飯”的搜索量均值同比提升22%,但仍低於2019年、2021年的水平。

長假期間遊樂消費有所邊際走弱。春節長假期間北京環球影城客流量較前一周環比下降10.9%,上海迪士尼樂園客流量較前一周環比增加8.8%。但從農曆同比來看,春節長假期間北京環球影城、上海迪士尼樂園客流量同比分別錄得-15.8%、-15.9%,同比增速較節前有不同程度邊際走弱。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6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7

商品消費方面,“消費品以舊換新”帶動整體居民消費需求明顯提升。根據央視網援引京東數據顯示,臘月以來,“國補”、“以舊換新”搜索量超2000萬次,相關“以舊換新”訂單整體同比增長超100%。根據央視網援引商務部數據,截至1月23日24時,84.4万名消费者购买了家电类以舊換新产品103.7萬台。根據中國政府網、新華社援引天貓數據顯示,春節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機品類成交同比增長超50%。以重慶為例,根據重慶日報報導,截至1月31日蘇寧易購重慶所有自營門店整體銷售同比增長35%左右、重百電器銷售同比增長23%。

耐用品消費方面,汽車消費由於政策暫時退潮有所邊際回落。春節前一周,雖當週乘用車廠家零售、批發環比明顯提升,但從四周平均來看,農曆同比跌幅尚未明顯收窄,或主要由於前期補貼政策暫時退潮後,政策真空期消費者等待情緒較高。

物價方面,春節前食品整體穩中有降。春節前後食品價格雖季節性回升,但回升幅度弱於往年,豬肉價格農曆同比整體有所回落,蔬菜價格同比跌幅整體也有所擴大。春節期間民生物資整體充足、豐富、價格穩定。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8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19

投資和地產:二手房佔比仍高

基建方面,1月建築業PMI讀數為49.3%,低於前月,其中新訂單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均有下降,但這主要受季節性因素影響。

地產方面,春節期間地產銷售暫緩,二手房佔比仍高。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積季節性回落至1.85萬平,但回落速度快於去年同期,同比跌幅從節前的3.2%回落至-33.2%,這或是由於今年春節假期較多居民選擇提前放假返鄉或出行,使得地產銷售較早停止。自節前一周以來,二手房成交面積也季節性回落,不過成交佔比絕對值處於近年農曆同期最高位,當前二手房對一手房的擠占仍較明顯。2月2日當週,由於只有兩個工作日,土地成交面積回落且溢價率跌至0.0%,與往年相比由於工作日較少,所以讀數相對更低。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20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21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22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23

出口:港口運行好於去年

海外數據方面,韓國出口數據受春節錯位影響較大。1月韓國出口同比增速錄得-10.3%,比2024年12月的6.6%有明顯回落,主要是由於春節錯位對數據的影響。

春節期間港口運行季節性回落,但數據整體好於2024年,且節後同比邊際改善。節前一周以來,我國港口停靠的出入境船舶數量以及二十大、八大港口到港離港船舶數和載重噸數均季節性回落,整體與歷年趨勢一致,其中二十大、八大港口數據整體好於2024年。儘管節前二十大、八大港口離港船舶、載重噸數同比增速有不同程度的邊際走弱,但春節後港口數據整體邊際走強。

從運價來看,國內、國際運價均在回落。國際方面,節前一周和春節長假期間國際海運運價(BDI)持續回落,兩週的周環比跌幅分別為16.5%和15.9%。节前一周國內出口运价连续第二周回落,跌幅擴大至3.4%。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24

海通宏觀:2025年春節出行和消費經濟依舊穩健 - 圖片25

風險提示:經濟增長持續性有待觀察。

本文來源於“海通研究”微信公眾號;FOREXBNB編輯:陳筱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