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ETF是一种投资工具,主要投资于那些具有较高股息收益率的公司,通常这些公司经营稳定、现金流充沛、能定期分配较高的股息。投资者购买此类ETF的目的是获得稳定的现金收入,同时分享股息收益。但不同的投资方式带来的收益也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哪种投资方式可能带来更高的回报。
高股息ETF投资策略对比
除息日买入(含息)
•在除息日购买ETF,参与除息过程并获得股息收入。
•适合希望在除息后享受股息收益的投资者。
优点:短期内可获得较高股息收入,长期持有收益更高。
缺点:需关注除息日,操作稍复杂。
除息日买入(不含息)
•在除息日后购买ETF,不参与除息过程,不会获得股息收入。
•适合希望以较低成本买入的投资者。
优点:成本较低,长期持有后可通过股息再投资提升收益。
缺点:初期无股息收入。
定期定额投资
•不论是否除息,定期投入固定金额,确保长期稳定积累ETF份额。
•适合希望分散投资风险的投资者。
优点:分散风险,尤其在市场波动时可降低成本。
缺点:初期收益较低,需长期坚持。
高股息ETF投资策略实际案例
以00878(国泰永续高股息)为例,假设持有1-3年,并以2024年2月的收盘价为计算依据,可得出结论:
除息日买入(含息)>定期定额>除息日买入(不含息)
实际数据对比:
◎除息后买入(不含息)策略
假设我们每年除息后买入一张,并持续持有1-3年,计算出以下数据:
持有时间 | 平均成本 | 收盘价 | 账面损益 | 账面损益(%) |
1年 | 22.48元 | 22.56元 | 0.68元 | 0.68% |
2年 | 20.93元 | 22.56元 | 1.63元 | 7.44% |
3年 | 19.92元 | 22.56元 | 2.64元 | 13.28% |
分析:
•随着持有时间增加,账面损益和股息收入均呈现增长趋势。
•通过每年除息后买入,投资者不仅获得股息,还能逐步降低平均成本,提升账面收益。
◎定期定额投资策略
假设我们每年定期投资,每年持续买入,并持有1-3年,计算出以下数据:
持有时间 | 平均成本(元) | 收盘价(元) | 账面损益(元) | 账面损益率(%) |
1年 | 20 | 22.56 | 2.56 | 6.76 |
2年 | 19.5 | 22.56 | 3.06 | 21.71 |
3年 | 18 | 22.56 | 4.56 | 33.06 |
分析:
•定期定额投资的优势在于分散投资风险,尤其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通过定期买入可以积累更多份额,降低成本。
•长期持有策略将平均成本降低,并能利用股息收益继续增加投资收益。
◎除息前买入(含息)
如果投资者在除息日前买入,则能够参与到除息过程,同样持有1-3年,计算出以下数据:
持有时间 | 平均成本(元) | 收盘价(元) | 账面损益(元) | 账面损益率(%) |
1年 | 21 | 22.56 | 1.56 | 12.97 |
2年 | 19 | 22.56 | 3.56 | 31.29 |
3年 | 17 | 22.56 | 5.56 | 50.55 |
分析:
•与除息后买入策略相比,除息日前买入(含息)在短期内能够获得更高的股息收入。
•长期持有后,账面收益会逐步增加,尤其是在股息收益的再投资过程中。
总结
长期持有:无论哪种策略,持有时间越长,账面收益越高。
定期定额:适合分散风险,稳定积累。
除息后买入:适合想低成本买入的投资者。
高股息ETF投资建议
适合需要现金流的投资者:如支付房租、房贷或生活费用的投资者,选择配息频率较高的高股息ETF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
除息后买入(含息)策略长期表现优于定期定额投资:这种策略能在股息分配后继续利用股息收益提升总回报。
股息再投资是资产增长的有效方式:若目标是长期复利增长,股息再投资可以显著增加资本积累,并提升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