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一及其烏龍事件

2025年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在“對等關稅”政策的衝擊下迎來了“黑色星期一”。多國股市開盤大幅下挫,亞太市場首當其衝,日經225指數暴跌8.4%,韓國綜合指數下跌5.57%,臺灣加權指數下跌9.7%並觸發熔斷。A股市場也未能倖免,滬指下跌7.34%,深成指下跌9.66%,創業板指重挫12.5%。港股同樣遭受重創,恒生指數收盤下跌13.22%,恒生科技指數大跌17.16%。

在歐洲和美國,股市同樣未能倖免。歐洲斯托克50指數、英國富時100指數、法國CAC40指數、德國DAX30指數跌幅均超5%。美股開盤後也延續跌勢,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數、標普500指數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數均大幅低开。全球主要股市表現如下:

地區/指數 開盤跌幅 最大漲幅 最終收盤跌幅
日經225指數 -8.40% - -7.83%
韓國綜合指數 -5.57% - -5.57%
臺灣加權指數 -9.70% - -9.70%
恒生指數 -9.28% - -13.22%
恒生科技指數 -11.15% - -17.16%
上證指數 -7.34% - -7.34%
深證成指 -9.66% - -9.66%
創業板指 -12.50% - -12.50%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3% 3% -2.20%
標普500指數 -5% 8.40% -1.59%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5% 4% -1.41%

然而,令人震驚的是,美股在盤中經歷了戲劇性的波動:美股大盤從下跌5%到上漲3%,隨後又猛烈回調,幾乎在短短十多分鐘內完成了這一劇烈變化。

4月7日標準500指數走勢圖

烏龍事件引發市場反轉及其啓示

這一波動的直接原因是一則烏龍消息。有報道稱,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薩特表示,特朗普正在考慮對部分國家暫停90天的關稅。然而,僅僅十分鐘後,這一消息被迅速闢謠。據GMBC爆料,白宮內部無人知曉90天關稅暫停的消息,而美國股市的鉅額買盤因烏龍事件而發生劇烈反轉,再次回到原形。

儘管這只是一起烏龍事件,但它揭示了以下幾項重要啓示

◦特朗普團隊的影響力:特朗普團隊的任何言論都能引發美股的劇烈波動,萬億美元的市值在瞬間灰飛煙滅。此次事件讓市場對“內幕交易”產生了猜測,有人推測特朗普可能通過這種方式讓美股先崩潰,然後由美國政府收購股票,再調整關稅政策,從而一舉解決美債問題。

◦空頭平倉與市場反應:烏龍事件對空頭產生了正向作用,許多空頭不得不立刻平倉。當天的市場走勢顯示,空頭力量明顯減少,跌幅也被限制,美股因此相對平穩。因此,可以說這次烏龍事件對市場是“利好”。

◦投資者的困境:對於非專業投資者而言,這種突發的市場波動幾乎不可能讓他們及時做出反應。等他們回過神來,市場的局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準備抄底或準備入場的投資者必須有清晰的投資計劃,並做好相應的預案。

特朗普的回應與市場擔憂

特朗普在回應股市暴跌時表示,這種劇烈波動是“良藥苦口”,儘管如此,他仍認爲這能治癒美國經濟。然而,這種政策也引發了市場的擔憂和批評。有評論指出,股市並不一定有“大病”,過度治療可能適得其反。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是否過度,還需進一步觀察。

金融界反應與分歧

◦貝爾·埃克曼的批評:作爲特朗普陣營中的頂級華爾街投資者,貝爾·埃克曼公開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稱其可能給美國經濟帶來不利影響,尤其是物價上漲和供應鏈斷裂等問題。

◦馬斯克的言論:儘管馬斯克此前對特朗普保持沉默,但現在開始批評特朗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他認爲,納瓦羅推動的關稅政策並非明智之舉,可能會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必要的負面影響。

◦納瓦羅的角色:納瓦羅在特朗普政府中扮演着關鍵角色,尤其是在關稅政策的出臺過程中。消息稱,納瓦羅的建議被認爲決定性地影響了政策的方向,進一步激化了市場的擔憂。

特朗普的民調數據與市場預期

儘管特朗普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他仍然擁有46%的支持率,但54%的選民反對他的關稅政策。約四分之三的選民認爲關稅會推高物價,進一步加劇通貨膨脹的壓力。此外,公衆對特朗普管理經濟的評價較爲負面,負面評價比正面評價多了8個百分點,相較於去年10月的民調,出現了顯著的轉向。下一次民調可能會疊加股市暴跌的影響,數據或許會更加偏弱,這可能會促使特朗普政府調整政策,以使其更加有利於股市穩定。

時間點 特朗普支持率 反對關稅政策的選民比例 股市表現 公衆對經濟管理的評價
去年10月 高於50% 約45% 市場穩定 正面評價高於負面評價
2025年4月7日 46% 54% 美股劇烈波動,經歷大幅回調 負面評價比正面評價多8個百分點

總結

4月7日,全球金融市場在對等關稅政策的陰影下經歷了劇烈波動。美股在烏龍事件的影響下經歷了戲劇性的反轉,而特朗普團隊的言論、空頭的反應以及投資者的困境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市場的擔憂和批評,而民調數據也顯示出市場對這些政策的不滿。未來,政策的調整和市場的反應將繼續成爲全球金融市場的關鍵變量,投資者在這種不確定性中需要保持警覺,制定好充分的投資預案,以應對可能的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