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財政部週三發佈的數據,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實施後,儘管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急劇上升,但美國財政部公佈的拍賣結果顯示,美國長期債券的需求並沒有顯著下降,尤其是海外買家,他們近兩週的購買量與上個月同期相比變化不大。
在10年期美國國債方面,美國財政部的數據顯示,在最近的兩週報告期內,投資基金購買了262.49億美元的2035年2月15日到期的10年期國債,而上個月爲269.54億美元;外國投資者購買了71.68億美元的2035年2月15日到期的10年期國債,上個月爲46.36億美元。
在3年期美國國債方面,投資基金購買了397.25億美元的2028年4月15日到期的3年期國債,上個月爲447.82億美元;外國投資者購買了47.4億美元的2028年4月15日到期的3年期國債,上個月爲49.12億美元。
在30年期美國國債方面,投資基金購買了162億美元的2055年2月15日到期的30年期國債,上個月爲154.36億美元,外國投資者購買了23.3億美元的2055年2月15日到期的30年期美國國債,上個月爲21.4億美元。
媒體報道稱,投資基金、交易商和經紀人,以及外國和國際機構這三類買家通常佔據了超過95%的市場份額,其中投資基金常年占据60%以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引發了市場對海外買家對美國國債興趣可能受到影響的擔憂。
數據顯示,在4月9日和10日舉行的390億美元的十年期美國國債拍賣中,外國和國際機構獲得了18.4%的配額;在4月10日進行的220億美元的30年期美國國債拍賣中,該類機構獲得了10.6%的配額。這兩個比例都高於3月份,但低於2月份。自2024年1月以來,外國和國際機構平均在十年期拍賣中獲得了13.9%,在30年期拍賣中獲得了10.7%。
分析人士認爲,這些數據基本上證實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4月14日的評論。他在談到收益率飆升時表示,10年期和30年期美國國債拍賣中的外國需求有所增加。他指出,近期債市的下跌似乎更多是由“去槓桿”引起的,而不是外國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