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談全球貿易局勢及香港應對策略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發表隨筆,指出美國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破壞了多邊貿易體制,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供應鏈穩定。他強調,香港將繼續保持自由港地位,實行自由貿易政策,保障貨物、資金和資訊的自由便捷流動。
陳茂波提到,地緣局勢發展對全球貿易前景造成困擾,香港作爲國際貿易樞紐,短期內難免受到影響。特區政府正密切留意和評估相關情況,並從資金週轉、開拓新市場、數碼轉型和提供市場資訊等方面爲本地企業提供支持。
香港出口市場調整
數據顯示,美國在香港整體貨物出口的市場佔比已由2018年的8.6%縮減至去年的6.5%,而東盟和中東的市場份額則分別上升至8.7%和2.9%。自2019年起,東盟已超越美國成爲香港的第二大貨物出口市場。
年份 | 美國市場份額 | 東盟市場份額 | 中東市場份額 |
---|---|---|---|
2018 | 8.6% | 7.4% | 2% |
2023 | 6.5% | 8.7% | 2.9% |
香港正大力推動創科產業發展,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創科和高端製造業聯動發展,加速培育新發展動能、開拓新市場,增強經濟韌性。
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趨勢
儘管全球經濟發展面臨干擾和不確定性,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將向具更高生產效能和成本優勢的區域集聚,資金也會朝更具增長潛力的市場和科技領域匯聚。香港將繼續鞏固與傳統市場的聯繫,加快聯動“全球南方”新興市場,爲港商及內地企業開拓新通道、新市場。
香港亦將加強招商引資工作,鼓勵內地和環球企業利用香港“內聯外通”的國際化平臺,發展業務、管理財資及開拓新市場。
重點企業夥伴計劃
香港將公佈第四批重點企業夥伴,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將與十多家重點企業夥伴簽署合作意向書。這些企業的技術、產品和服務極具國際競爭力,預計未來數年將爲香港帶來近500億港元的投資和創造超過2萬個職位,助力香港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今年首季,港股同比上升15%,日均成交額超過2,400億港元,同比增加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