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出臺後,黃金作爲避險資產的地位再次凸顯。
華爾街投行認爲,當前全球貿易戰風險與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共振,將爲金價提供強勁支撐,本輪迴調可能是一個絕佳的買入機會。
在最新發布的研報中,高盛維持金價年底將達3300美元以上的預期,德銀預計金價到年底達到3350美元/盎司,滙豐上調了黃金目標價,預計央行購金、避險ETF流入將成爲推動金價走高的核心驅動力。在短暫跌破3000美元大關之後,金價已回到這一水平上方。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4月2日,美國宣佈對美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徵收個性化的更高“對等關稅”,關稅將於4月9日正式生效。根據高盛報告,關稅政策對黃金影響主要通過兩大途徑:
一是直接影響,目前金屬品類中鋼鐵和鋁已受25%關稅影響,銅料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被納入;
二是間接影響,即關稅導致的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帶來的避險情緒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把黃金、銅、能源等商品排除在對等關稅之外。根據高盛報告,雖然美國現已宣佈對鋼鐵和鋁等工業金屬徵收進口關稅,并可能扩大到銅,但黃金和能源預計將繼續免於關稅。這意味着關稅對黃金市場的影響主要來自間接途徑——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及避險需求上升。
地緣政治風險持續發酵,金價獲結構性支撐除貿易緊張外,地緣政治風險也是推動黃金走強的主要因素。滙豐的研究確認,黃金作爲安全港資產,在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時期表現出色。
在全球不確定性和金融市場壓力時期,黃金擁有近乎無可爭議的避險和優質資產角色。
該行在其報告中指出,黃金是一種“非凡金屬”,之所以能在近期衝破3000美元/盎司,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系列地緣政治風險與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疊加,這些因素包括烏克蘭衝突、中東衝突、美國外交政策轉變以及跨大西洋關係緊張等。
回顧歷史,黃金在2008年金融危機高峯期突破1000美元/盎司,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突破2000美元/盎司,現在已在地緣政治和貿易風險升級的背景下突破3000美元/盎司。
高盛分析師同樣看漲黃金,維持金價年末將達3300美元/盎司的預測,並認爲風險偏向上行。
不僅新興市場央行購買將繼續提供結構性支持,隨着美聯儲降息和衰退擔憂出現,ETF需求增加也將進一步支撐金價。
關稅政策還對黃金實物交割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黃金EFP(實物交換)是在CME(紐約商品交易所)上的期货头寸与伦敦实物黃金账户之间进行转换的机制,對維持市場秩序至關重要。
據滙豐報告,市場對可能徵收黃金進口關稅的擔憂導致EFP市場波動加劇。這促使數百萬盎司黃金從倫敦等地轉移到紐約CME倉庫,CME倉庫存量显著增加。雖然目前黃金似乎不受關稅影響,但市場仍存在不確定性,EFP市場可能保持波動,直到關於黃金進口關稅的政策明確。
央行購金:避險與多元化雙重驅動自2022年以來,央行對黃金的需求呈爆發式增長,成爲近兩年金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滙豐報告指出,2022年央行黃金需求達到1082噸,2023年達到1050噸,這些數字較過去十年455噸的平均水平有显著提升。
不止如此,滙豐預計,央行2025年的黃金購買量可能達到925噸,略低於2024年,但從歷史角度看仍處於高位。限制央行進一步購買的主要因素是高價格,而非避險需求的減弱。
高盛同樣認爲,新興市場央行購買將繼續爲金價提供結構性支持,尤其在地緣政治風險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環境下。
回調即機會?高盛指出,最近隨着關稅政策宣佈,金價從本週的歷史高點回落,並非黃金的基本面惡化,而是反映了以下兩點:投資者爲了應對股市持續下跌而平倉黃金頭寸以滿足保證金追繳;在對等關稅的初始不確定性解決後,投資者可能轉向其他資產類別。
然而,高盛明確表示看好這一回調帶來的買入機會:
我們將此次(以及未來可能的)黃金市場回調視爲投資者做多黃金的機會,這仍然是我們在大宗商品中最有信心的觀點。
滙豐則認爲,金價短期走勢仍傾向於上行,可能維持到今年下半年纔會回調。該行將2025年黃金平均價格預測上調至3015美元/盎司(此前爲2687美元/盎司),預計全年交易區間在2800-3350美元之間。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