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國新辦今日就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等出席介紹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王彥青表示,將研究出台促進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文件。王彥青還表示,推進原創性數字技術攻關,聚焦人工智能、關鍵軟件、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深化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創新成果轉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產業化,持續提升數字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
王彥青表示,持續加強頂層設計。要加快出台《關於數據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推動數據資源化、資產化和要素化,為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注入新動能。構建良好產業發展生態。持續深化DCMM的推廣應用,加快構建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提升企業數據管理意識和能力。依托各類大會、大賽等活動,持續營造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努力完成“十四五”規劃和《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目標任務。建立健全數字中國建設統籌推進機制,推出數字中國發展指標體系和發展指數,綜合反映數字中國建設運行態勢。分別印發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和里程碑進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王文遠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會同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認真落實《關於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出台2025年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工作實施方案,將規範涉企收費行為作為重要內容,細化實化有關工作舉措,明確責任分工,督促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抓好落實。二是組織開展全國企業負擔調查,跟踪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成效,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了解涉企收費問題和有關政策訴求,編制企業負擔調查報告並對外發布。三是舉辦全國減輕企業負擔政策宣傳周活動,會同各成員單位和各省減負部門,系統總結涉企收費長效監管的經驗做法,編印發放政策手冊,開展多種形式政策宣傳,幫助企業知曉和享受政策,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四是組織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督查,推動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落實,並將企業負擔調查和第三方評估等反映的違規涉企收費問題作為檢查的重點內容,督促有關方面抓好問題整改,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原文如下:
國新辦就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 邢慧娜:
女士們、先生們,下午每個人!歡迎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即將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今天我們邀請到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先生,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郭寧寧女士,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王永禮先生,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王彥青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本屆峰會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現在,先請劉烈宏先生作情況介紹。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國家數據局局長 劉烈宏: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好!感謝大家對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的關注。本屆峰會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國家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福州市人民政府和相關單位承辦,將於4月29日至30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辦。2025年,是“數字福建”建設25週年,也是習近平總書記正式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週年。此次峰會的主題是“二十五載奮進路 數字中國谱新篇——數智引領高質量發展”。會議主要包括開幕式、主論壇、20個左右分論壇,以及數字中國创新大赛、“閩江夜話”“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等特色活動,並設現場體驗區,預計將有超過800位企業家、30位院士、以及諸多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齊聚峰會。
相比往年,第八屆峰會將體現以下四個特色亮點:
首先,緊扣“數字福建”建設25週年,深入學習和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數字中國”的重要論述。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重大戰略部署;2015年,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首次正式提出“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數字中國建設呈现出勃勃生机。我們將依托峰會平台,积极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數字中國建設的创新理念和重大实践。
其次,以本次峰會為契機,全面吹響數據領域“改革攻堅”的衝鋒號。第八屆峰會將聚焦突破數據領域堵點難點問題,圍繞如何進一步實現數據要素市場化價值化,如何進一步統籌好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如何進一步豐富並用好已有工具箱為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架橋、鋪路、築基,如何推動數字化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等,策劃各類交流活動,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峰會將集中發布10餘項有重要影響力的政策文件和一批典型案例,包括《數字中國發展指標體系》《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4年)》《全國數據資源調查報告(2024年)》等,有力吹響數字中國建設“改革攻堅”的衝鋒號。
再次,堅持讓企業唱主角,辦一屆企業有獲得感的大會。本屆峰會將搭建分論壇、行業生態大會、專題會議、主題交流活動等4種對話交流機制,邀請企業、高校和部委共同交流數字中國建設最新實踐、探索數字中國建設路徑和策略,組織100餘場重要對話活動。我們將為企業提供高水平對話交流的平台,分論壇企業演講比例不低於60%,創新大賽賽道全部交由企業、科研机构組織执行。支持并欢迎企业聚焦主题召开行業生態大會,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和華為公司將圍繞雲生態、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產業、產業數智創新舉辦4場生態大會。
最後,我們將繼續堅持勤儉、務實、高效的辦會理念,厲行節約,加大場館、物料復用水平。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共同打造一屆精彩、高效、成功的峰會。
我先簡要介紹這些,謝謝。
邢慧娜:
謝謝劉烈宏局長,現在請王永禮先生作介紹。
福建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 王永禮: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各位媒體朋友,下午每個人!非常感谢各位媒體朋友对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关心和关注,也非常感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數據局、國家網信辦和工信部等國家部委對峰會,特別是對數字福建建設的關心和支持。這裡,我在劉烈宏局長介紹的基礎上,補充三個方面的情況介紹。
第一個數字是“25”。“數字中國”提出到今年已經十週年,“數字福建”建設到今年為止已經25週年,也就是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就已經極具前瞻和創造性地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部署,當時的目標是建設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能化的數字福建,開闢了福建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這就是“數字中國”建設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這25年來,歷屆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牢牢记住這个嘱托,帶著責任、使命和感情推进數字福建建设,福建信息化發展綜合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數字經濟的規模,2024年已經達到3.2萬億元,福建省2024年全年經濟總量5.77萬億元,數字經濟佔比55%。今年峰會期間,我们将举办數字福建建设25週年专题研讨会,既请当年數字福建建设的亲历者来给我们作生动的分享,也請院士、專家、学者对數字中國探索和实践作理论探究,同時也有數字產業領軍企業家介紹他們的實踐感悟,從情感基點、理論原點、實踐起點來尋根探源,一起深挖富礦。我們特別感謝國家數據局今年把福建列入“數字中國”建設綜合試點,我們正在做推進方案。福建省委、省政府也剛剛出台《加快推進數字化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近期將出台實施行動方案。
第二個數字是“三個100”。這次峰會突出對話、交流、對接,有行業專家高端對話、科研院所高校學術交流、产学研用成果對接,可以說是一場“數”和“智”的大集會。第一個“100”,围绕數字化转型、數据要素应用、數字技术攻关、數字产业集群等主题,先後有超過100場重要對話、對接和交流活动。第二個“100”,在国家數据局和有关部委支持下,我們邀請到院士、專家合計超過100名。剛才劉烈宏局長說到院士超過30名,我們還邀請了超過20所雙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其中6所大学今年专门举办论坛和對接交流活动。第三個“100”,將有超過100位數字领域的知名企业领军人物参会。这里面有數据资源,也有數据产品、數据生态等细分领域专精特新的精英来参加。在“三個100”帶動下,預計可能有1萬左右人參會,一定會是一場思維碰撞、智慧交流和商机對接的集会。
第三個數字是“11”。去年10月15日、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殷切希望福建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闖出新路,強調要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圍繞這個使命,這次同步舉辦數字中國創新大賽,總共設置11個賽道,目前參賽人數超過2.7萬人。同時,創新政銀企數聯動,圍繞這些賽道開展項目推介和產業對接,目前已經徵集項目超過500個,總投資額有望超過1600億元。我們關注央企、頭部企業對接,也專門組織開展10餘場中小企業對接會,讓大中小企業、央企、民企在峰會上都能展示渾身解數。
各位媒體朋友,“數”創新未來,“福”迎八方客。4月的福建春光無限,山有味,水多情,第八届數字中国建设峰会已准备就绪,5.6萬平方的現場體驗區期待你的到來。我們將通過創意、匠心和用心服務,為大家帶來一場“數享盛宴”。謝謝大家!
邢慧娜:
謝謝。下面請大家舉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前七屆峰會有力推動了福建的數字化發展,剛才也提到,福建出台了數字化全面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方案,能具體介紹一下嗎?謝謝。
王永禮:
這項工作非常重要,感謝您的提問,提得非常好。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數字福建建設25週年工作部署,省委省政府年初專門出台了《加快推進數字化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總體方案》,目標設定為三個階段,分別是2026年、2030年、2035年,並先行出台19個方面舉措,細化形成99項分工任務,也梳理了近期可以推進建設的項目總共80個。我們的總體方案有目標、有路徑,也有項目支撐。最近,我们正在围绕这個方案的实施,按“四個梁”(數字基礎設施、數據要素流通、數字科技支撐、數字安全),以及八個方面的赋能行动和四個保障推进行动方案,从三個维度保障数字化全面赋能福建高质量发展的落实。
第一個維度,發展數字核心產業。包含集成電路、網絡通信、新型顯示等核心產業升級,也包含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新興產業發展,量子通信很重要、類腦計算、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的應用場景等方面謀篇佈局。
第二個維度,加快推動福建傳統產業的“智改數轉”,支持有需求、有意願、有條件的企業“上雲、用數、賦智”,全方位推進設備、產線、車間、工廠加快轉型。
第三個維度,實現數據賦能治理、政務、文旅、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面建設。
我就簡要介紹這些,謝謝。
大眾新聞大眾日報記者:
數字中國建設峰會自2018年起連續在福建福州舉辦,這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哪些紅利?謝謝。
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 郭寧寧:
謝謝大眾日報記者的提問。正如您所講,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連續七屆在福州成功舉辦,對福州、福建乃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帶來了全方位深遠影響和積極成效。從福建福州來看:
首先,數字經濟更加蓬勃發展。七屆峰會共促成了超過3000個、總投資超過1.8萬億元的數字經濟項目落地福建,其中,福州落地了近800個项目,總投資超過7000億元,帶動了福州數字經濟規模從首屆峰會2018年的2800億元,躍升到第七屆峰會2024年的7900億元,數字經濟年平均增長近20%,數字經濟對福州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也從35%躍升到56%,推動福州去年經濟增長6.1%,經濟總量達到1.42万億元,在全國省會城市位元列前八,在全國城市當中的排名,從首屆峰會到去年上升了10位元。
其次,數字創新更加活力湧動。借數字峰會的東風,發布實施了一系列數字領域重要政策、創新試點,包括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數聯網、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人民幣、智能網聯汽車“車路雲一體化”等一批國家級試點落地福州,全市數字領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倍增,數量超過3200家。數字技術還加速賦能千行百業,例如,紡織行業依托“5G+工業互聯網+AI視覺識別檢測”,實現了生產全鏈條管控、質量實時監測;綠色鋼鐵、汽車製造等越來越多行業、企業紛紛通過“智改數轉網聯”,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共享數字時代新紅利。
再者,數字治理更加精準高效。我們傳承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幹”優良作風,通過數字化積極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數據最多采一次”“無證明城市”試點等工作,不斷提升數字政務服務效能,目前97%的審批事項實現了在線辦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蟬聯全國第一。我們深化“城市大腦”建設,構建數字化社會綜合治理平台,創新打造了城區供水管網數字孿生系統,有效節約水資源、提升水生態、保障水安全。
還有,數字生活更加便民惠民。數字峰會積極推廣數字應用場景,促進了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數字文旅、數字生態等許多創新數字場景在福州落地應用。比如,“閩政通”“e福州”等數字平台,已經覆蓋了老百姓生活、辦事方方面面,台灣馬祖同胞也可以線上申領“福馬同城通”卡,同等享受住房、醫療、教育、交通出行等方面的福利;福州還有1300多公里的山水福道,通過全程數字化,打造智慧運動休閒場景,提升群眾健身體驗,讓更多數字建設成果更加可感可及。
數字中國源起福建福州。今年恰逢數字福建建設25週年,我們將以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作為新起點,持續傳承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開創的數字建設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全域全面推進數字化,全方位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全力踐行“數字惠民”,更好造福人民群眾。
讓我們相約有福之州、共襄數字盛會,讓數字之光輝映溫暖榕城,共同譜寫數字中國新篇章!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
我們知道,國家數據局組建一年多時間,能否介紹一下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最新工作進展?根據《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部署,今年要實現一系列階段目標,下一步深入推進數字中國建設方面還有哪些工作考慮?謝謝。
劉烈宏:
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一年多來,我們加大數字中國建設統籌力度,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全面實施《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積極推廣典型經驗做法,開展試點試驗,數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
數字經濟提檔加速。2024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左右,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工業軟件、基礎軟件取得長足進步,實施數字化轉型工程,中國“燈塔工廠”數量佔全球比重超四成,智能產品、直播電商等成為消費新熱點。
數字政務服務升級。數字政府在線服務指數繼續保持全球領先,2024年以來推出3批33項“高效辦成一件事”,累計辦件量5100萬件。推動制定《政務數據共享條例》,累計支撐各地區各部門共享政務數據超過5400億次。
數字文化繁榮發展。數字文化資源擴容提質,數字賦能傳統文化保護、“紅色文化”資源建設、數字技術為數字文化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依托虛擬拍攝、圖像渲染算法等數字技術打造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2》票房登頂全球動畫片票房榜首,賦能數字文創、影視特效等產業集群協同發展。
數字社會幸福感增強。全國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迭代升級,互聯網醫院數量超3300家,遠程醫療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所有地市和縣區,社會保障、適老改造等數字服務加快發展。
數字生態文明多維度覆蓋。生態文明數字治理體係不斷完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已基本建立,構建起多維度生態質量監測網絡。本次峰會現場體驗區將設置數字生態文明專區,集中展示山水林田湖草沙和空天地一體的數字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數字領域國際合作高水平開放。與一批國家簽署了數字經濟合作諒解備忘錄,“朋友圈”不斷擴大;電商出海、算力出海、數字文創出海等新模式湧現,一大批“小而美”的合作項目惠及百姓衣食住行;數據跨境流動新規出台;中拉、中國-東盟、中國-上合組織國家之間的數字經濟合作水平不斷深化。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一條主線,努力完成“十四五”規劃和《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目標任務。一是建立健全數字中國建設統籌推進機制,推出數字中國發展指標體系和發展指數,綜合反映數字中國建設運行態勢。二是指導重點地區開展數字中國建設綜合試點,抓緊形成更多可複制、可推廣的經驗。三是分別印發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2025年工作要點,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和里程碑進展。四是擦亮“一會一展”金字招牌,高質量辦好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和2025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服务數字經濟和高技术发展,促進國際國內交流合作。
謝謝大家。
大像新聞記者:
我們注意到,工信部近日公開發布了2024年我國數字產業業務收入等指標情況,能否詳細介紹一下我國數字產業發展情況,以及下一步有哪些重點推進舉措?謝謝。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 王彥青: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感謝這位記者對我部工作的關注。2024年我國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35萬億元,同比增長5.5%,實現利潤總額2.7萬億元,同比增長3.5%,直接從業人員達到了2060萬人,數字產業呈現積極發展態勢,為穩定經濟增長、賦能千行百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重點行業來看,2024年電子信息製造業全面回升向好,規模以上增加值增長11.8%,軟件業完成業務收入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通信業業務收入1.74萬億元,同比增長3.2%;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長10%,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運行平穩。
從產業活力來看,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取得標誌性成果,原生鴻蒙系統正式發布,成為繼IOS和安卓之後全球第三大移動操作系統,“兩重兩新”政策拉動疊加全球市場需求復蘇,電子信息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2%,人工智慧、人形機器人等新興領域保持較高的投資熱度,為產業發展持續注入活力。
從產業生態來看,圍繞信息通信、人工智慧、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數字領域,已佈局建設了一批國家級先進製造業集群,成為數字產業發展的重要引擎。數字產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數字技術服務商積極開拓“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当前我国數字產業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協同各地區、各部門研究出台促進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文件,從三個方面來推動數字產業發展取得更高的成效。
一是堅持創新驅動。推進原創性數字技術攻關,聚焦人工智能、關鍵軟件、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深化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創新成果轉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產業化,持續提升數字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是推進產業協同。實施數字產業優質企業培育工程,建立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企業培育體系,培育一批具有產業鏈控制力的生態主導型企業,開展數字產業集群梯度培育行動,進一步發揮產業集聚優勢,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三是深化國際合作。充分發揮“一帶一路”、G20等國際合作機製作用,推動構建金磚國家數字產業生態合作網絡,加強與世界各國在技術、標準、人才等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共同開創數字經濟發展未來。
另外,我們在本屆峰會上指導籌備了數字產業集群專題會議,到時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謝謝大家。
中新社記者:
今年兩會期間,福建提出要打造“數字一棟樓”政務服務體系,著力建設數字政府,能否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王永禮:
謝謝您在兩會期間對福建代表團的關注,感謝您的提問。
“數字一棟樓”實際上是營商環境,本質上是為民初心,也就是便民。199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首先提出要實施“一棟樓”辦公理念,把每個機關單位的辦事和服務窗口集中到一個大樓裡面,一系列手续都可以在这一棟樓里高效完成。今年兩會期間,福建省委省政府對外發佈建設“數字一棟樓”政務服務體系,實際上是對這種理念與時俱進的傳承和踐行。
“數字一棟樓”包含兩層含義,第一層是堅持以數字賦能,用信息化、智能化讓原來線下一棟樓的政務服務效能持續提升。原來是每個窗口跑,現在能夠變成讓數據跑;原來是證照分離辦,現在能讓證照同步辦;原來是“照”要在本地辦,現在讓“照”既可以在本地辦也可以在外地辦。第二層是由原來的線下一棟樓轉化成“一張網”的線上一棟樓,通過完善“政策事項一網公開、政務服務一網辦事、行政執法一網監管、公共資源一網交易”,讓老百姓辦事可以“一網通辦”“一網辦妥”。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是關於“一網辦事”方面,我們加快推進“全程網辦”,主要圍繞三個維度:一是高效辦成一件事,二是數據最多采一次,三是無證明省份,努力使全程網辦事项比例逐步提高。現在數據最多采一次覆蓋政務服務事項比例已超過90%,企業和群眾辦事材料減少量將近80%,網上可辦事項比例超過99%。
接下來我們重點聚焦高頻服務事項,深化政務服務跨域辦、幫代辦、智能辦等模式,有序清理不合理證明,優化提升閩政通掌上政務服務水平,讓大家辦事更便捷、更有獲得感。
第二個例子是“一網監管”,去年我們率先建成省一體化大融合行政執法平台,規範全省超過1萬個行政執法事項、9000項裁量基準,推動實現全過程平台辦案、全流程線上監督,以及全方位執法服務。
接下來圍繞這個平台,我們還將深化行政許可、檢查、處罰、信用等多源數據融合和業務貫通,全面推行綜合查一次、片區聯合執法、包容審慎監管執法,讓行政執法有力度、有溫度。
這個平台去年在大家關心下獲得全國數字政府優秀創新案例,有些媒體也為我們做了一些報導,感謝大家的支持。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數”賦能、以“數”惠民、以“數”輔政,努力打造能辦事、快辦事、辦成事的便利福建和服務型政府。謝謝。
總台央視記者:
請問,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進展和成效?謝謝。
劉烈宏: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國家數據局成立以來,全國數據系統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這條主線,圍繞數據“供得出、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更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大量工作。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介紹相關進展成效。
在夯實制度體系方面,2024年以來,國家數據局聚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務,圍繞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出台了21份政策文件,搭建起數據基礎制度的“四梁八柱”。
在數據流通交易方面,我們著力培育數據流通交易生態,支持24家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統一開放、繁榮活躍的數據市場正在加快構建。據測算,2024年,全國數據市場交易規模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其中,場內市場數據交易規模同比實現翻番。
在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方面,我國數據資源生產總量持續攀升,2024年同比增幅預計超過20%。國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台上線以來,截至3月30日,已經審核通過的登記數據700項,涵蓋的存儲數據規模達到239.23TB。
在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們正推動研究制定41項數據領域國家標準,組織北京、上海等18個城市,開展可信數據空間、數場、數聯網、數據元件、區塊鏈、隱私保護計算等6種典型技術路線先行先試,加快推動國家數據基礎設施規模化部署、系統化應用。
在數據要素賦能方面,2024年以來,我們聯合14個部門深入實施“數據要素x”三年行動計劃,成功舉辦全國大賽,參賽主體覆蓋超過30個行業大類,參賽隊伍超過1.9萬支,吸引匯聚近2萬個參賽項目,最終遴選出數據開發利用優秀項目119個,數據要素正深入各行业、各領域,釋放出千姿百態的乘數效應。
當前,在各地區、各部門的支持配合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制約數據流通交易、開發利用的因素逐步減少,相關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基本都有了較為明晰的解決方案、較為豐富的工具箱、較為科學的方法論。比如,對於數據煙囪、信息孤島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與面向政府內部的數據共享、面向社會的數據開放等方面的製度機制一起,為數據“供得出”“架橋”。對於隱私安全問題,我們會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數據流通安全治理、可信數據空間等相關政策文件,正在推進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旨在通過制度和技術雙輪驅動、協同發力,保障數據流通“有規可循”“流通可溯”,為數據“流得動、用得好、保安全”“鋪路”。對於高質量數據服務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發展問題,推動各行各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推進數據標註產業發展,促進中文語料積累和有效利用,為助力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築基”。也就是說,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我们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數據要素市场化、價值化提供了工具箱。歡迎大家使用工具箱,優化工具箱,釋放公共數據、企業數據的潛在價值,更好賦能經濟社會發展。謝謝。
人民郵電報記者:
近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許多行業領域都在開展大數據技術創新與融合應用,能否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下一步對於推進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有何工作考慮?謝謝。
王彥青:
謝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相關部門、各地方,深入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紮實開展各項工作,有效推動大數據產業規模增長和質量提升。大數據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已成為支撐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產業基礎。
在技術創新方面,大規模數據處理、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關鍵領域取得重要突破,大数据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數據治理方面,發布大數據領域國家標準37項,5700多家企業通過了數據管理國家標準(DCMM)認定,企業數據管理治理能力有效提升。在產業生態方面,大數據產品實現了數據“採、存、算、管、用”全生命週期覆蓋,數據加工、數據集成、安全合規等領域專業服務機構蓬勃發展,產業鏈佈局日趨完善。
當前,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入,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了更好地發揮數據要素作用,推動大數據更好賦能千行百業,有三方面的工作考慮:
一是持續加強頂層設計。要加快出台《關於數據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的實施意見》,推動數據資源化、資產化和要素化,為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注入新動能。
二是推進大數據融合創新。加快大數據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梳理大數據領域技術圖譜。推動行業高質量數據集建設探索,完善工業領域大數據標準體系,開展產品主數據、工業數據空間等試點,滾動編制《工業領域數據要素應用場景指引》,加快培育數據利用新業態新模式。
三是構建良好產業發展生態。持續深化DCMM的推廣應用,加快構建企業首席數據官制度,提升企業數據管理意識和能力。依托各類大會、大賽等活動,持續營造大數據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屆峰會我們將主辦大數據融合應用分論壇,進一步探討下階段大數據產業發展路徑,歡迎大家積極關注和參與。謝謝大家。
邢慧娜:
時間關係,最後兩個問題。
新華社新華財經記者:
第八屆峰會即將召開,福州作為主辦城市,當前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相比較往年看,本屆峰會有哪些創新點?
郭寧寧:
感謝新華社記者的提問。在國家數據局等國家部委和福建省委省政府指導支持下,福州作為舉辦城市,舉全市之力籌辦數字峰會。我們建立了部、省、市聯動工作機制、工作專班,高效有序做好重大活動策劃、重要嘉賓邀請、會議組織、招商招展、場景搭建、服務保障。我們還搭建了數字峰會雲平台,聚焦服務嘉賓,運用先進技術,優化提升數字化辦會辦展水平,更好服務企業、項目對接和產業合作,推動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我們將提供更加便捷的會展會務服務,更加“無感”的“一碼通行”體驗,讓參會參展的企業、嘉賓和各界朋友都能夠賓至如歸、滿載而回。目前,各項籌備工作基本就緒,我們熱盼盛會的召開。今年峰會有不少創新、不少亮點:
峰會邀請了更多行業翹楚和專業領軍。預計將有超過300家重量級的專業機構參會參展,其中企業超過75%、民營企業超過50%,都高於往屆峰會,實現峰會搭台,企業、專家、市場主體唱主角。三大運營商、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一汽集團、華為、阿里、騰訊、科大訊飛等一批數字領域的領軍央企、國企、民企都將參會參展。另外,我們還邀請了人工智能、大數据等专业领域百名院士專家、百家數字经济小巨人企業进峰会,以“數”聚鏈、“五鏈”融合。
峰會展示了更多硬核科技和創新成果。一大批數字新技術新產品將在峰會首發,預計首展率超過65%。比如,多家機器人領域的頂尖企業將帶來“具身智能”最新產品;再比如,在物流、氣象、測繪等領域,各類無人機將呈現低空經濟發展新態勢。另外,還有類腦計算、密態計算、多模態大模型、池化技術等硬核科技,以及“人工智慧+千行百業”,都將在峰會上走進大家視野。
峰會策劃了更多特色活動和亮點品牌。我們聚焦熱點前沿領域,新設立數字金融、數據空間創新發展、數字交通與物流等專業論壇,首次邀請清華、北大、人大、復旦、中國政法等“雙一流”高校參與主辦。我們邀請了三大運營商、華為等數字領軍企業,同期分別舉辦數字產業生態大會;在1月份啟動了數字中國創新大賽,還將精心策劃“閩江數字夜話”“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等特色活動,進一步提升峰會的廣泛參與度、深入交流度。
峰會打造了更多數字體驗和應用場景。我們採用線上線下結合、虛擬現實融合的模式,精心打造一批“即來即看即感知”、沉浸式體驗的數字場景。比如,人形機器人迎賓互動、機器狗編隊快閃等眾多場景將亮相峰會。閩江之心、三坊七巷、上下杭、煙台山、中國船政文化城等歷史文化街區,都將有AI探非遺、VR國潮劇場、元宇宙沉浸式表演等數字場景,歡迎大家來福州現場感受數字科技的獨特魅力。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動“人工智慧+”行動,請問作為數據主管部門,國家數據局將從哪些方面發力?謝謝。
劉烈宏: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人工智慧+”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一個話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持續推進“人工智慧+”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應該說,演算法、算力、数据是人工智慧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這三者相互獨立又深度協同,共同按照規模定律(Scaling Law)推动人工智慧的迭代创新发展。人工智慧的发展离不开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高质量数据作为人工智慧应用的底座,不僅對通用大模型具有很強的保障支撐作用,對行業大模型更加重要。中国在人工智慧领域取得的成果与数据工作的创新实践密不可分。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國際上有人說,人工智能的盡頭是算力,算力的盡頭是電力。在中國,電力是我們的優勢,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西部的綠電資源。過去一年,我們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有關部門,大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協調推進算力建設與能源設施協同佈局。今年底,我們要實現60%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新建大型數據中心使用綠電佔比超過80%。
其次,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高質量的數據供給是人工智慧發展的不竭動力。人工智慧時代,Token作為模型處理文本的最小單元,通常是指一個單詞或者單詞的一部分、字符或者其他有意義的文本片段,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衡量標準。據有關機構研究表明,2024年初,中國日均Token消耗量為1千億,現在每日消耗量已經達到10萬億級,1年增長100倍。行業應用和典型場景的落地,是推動人工智慧進化普及的關鍵一環。基於我國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我們將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和人工智慧產業賦能、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相結合。積極引導做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工作,“人工智慧+”行動到哪裡,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和推廣就要到哪裡。進一步推動數據標註產業高質量發展,为人工智慧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最後,持續推進數據流通交易。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慧+”行動是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的。當前,全國數據系統正在加快建設高質量數據集,高質量數據集也已經開始在數據交易所掛牌交易。剛才我們說到,據有關研究表明,2024年,中國數據生產量同比增長20%,數據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長超過30%。我們將逐步完善數據市場規範,構建數據流通交易標準體系,細化流通交易規則,推動發布數據流通交易標準示範合同,降低數據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數據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慧+”行動。謝謝。
邢慧娜:
今天的發布會就到這裡,感謝幾位發佈人,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再見。
本文編選自“中國網”,FOREXBNB編輯: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