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心設備投資意外降溫,製造業面臨政策不確定性

美國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核心設備投資出現意外降溫。剔除飛機和軍工設備的核心資本貨物訂單較上月下降0.3%,這是自去年10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未經通脹調整的數據表明,在關稅政策和減稅立法懸而未決之際,部分企業正暫緩投資計劃。

儘管整體耐用品訂單(使用壽命超三年的商品)環比增長0.9%,但若扣除波動較大的運輸設備,增幅僅0.7%。這種分化顯示,企業對長期資本支出的謹慎態度,與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及減稅法案引發的爭議密切相關。消費者信心指數因此承壓,股市亦出現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核心資本貨物出貨量逆勢增長0.9%,創一年新高。這與亞特蘭大聯儲的GDPNow預測形成呼應,預示一季度企業設備支出可能保持穩健。但商用飛機訂單的波動又尤為劇烈,1月全行業訂單量激增近100%後,2月又出现显著回调。以波音公司為例,其2月訂單量從36架驟降至13架,環比下降幅度高達64%。

這種極端波動提示我們,該領域統計需格外謹慎——政府報告與廠商披露常因統計口徑和時間節點差異,呈現不同解讀維度。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揭示更廣泛壓力

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則揭示了更廣泛的壓力:製造業正面臨需求萎縮與成本上升的雙重夾擊。標普全球製造業指數本月再次跌入收縮區間,印證著經濟不確定性對實體經濟的侵蝕。

分析人士指出,企業當前陷入"政策觀望"與"投資剛需"的博弈。一方面,設備更新和技術升級的需求真實存在;另一方面,政策風向的頻繁變動又迫使決策者按下暫停鍵。這種矛盾狀態,恰如飛機訂單的起落軌跡,折射出美國製造業在不確定時代的艱難平衡術。

核心資本貨物訂單變化 核心資本貨物出貨量變化
-0.3% 0.9%
耐用品訂單環比增長 扣除運輸設備後的增幅
0.9% 0.7%
波音公司2月訂單量 環比下降幅度
13架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