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中原地產研究部的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提到,2024年香港二手公營房屋(包括居屋、公屋、綠置居和夾屋)的買賣合約登記總數為7304宗,相較於2023年的6831宗,增長了6.9%,達到了自2021年8512宗之後的近三年最高點。

在這些數據中,公屋和綠置居的買賣登記數量上升了28.4%,達到1222宗,創下了10年來的新高。居屋的登記數量上升了4.1%,達到5959宗,然而夾屋的買賣卻出現了下跌,同比減少了19.1%,只有123宗。去年香港政府取消了辣招並放寬了按揭政策,加上樓價和利率的下降,使得價格合理的居屋、公屋和綠置居受到了首次購房者的青睞,交易量明顯增加。但是,補地價後的夾屋售價相對較高,有些甚至與私樓價格相當,因此夾屋市場相對滯後。

2024年香港二手公營房屋的登記總數為7304宗,與房委會第二市場的成交記錄相比較,其中4257宗屬於第二市場買賣,佔比達到58.3%。與2023年的3676索卡祖53.8%相比,分別增長了15.8%和4.5個百分點。第二市場的宗數和比例連續兩年上升,突破了四千宗並接近六成水平,均創下了2015年有記錄以來近10年的新高。得益於公屋富戶政策和新一輪白居二的入市,市民的剛性需求強烈,未補地價的公營房屋成交增多,價格較低。

在居屋方面,2024年二手居屋的買賣合約登記(包括自由市場和第二市場)為5959宗,創下了3年的新高,其中3282宗為第二市场买卖,占比為55.1%。與2023年的2886宗相比,宗數上升了13.7%,比例從2023年的50.4%上升了4.7個百分點,均創下了10年的新高。居屋第二市場的比例近兩年累計上升了17.8個百分點,從不到四成迅速上升到超過五成半,並連續兩年保持在五成以上。

對於公屋和綠置居,2024年香港二手公屋和綠置居的買賣合約登記(包括自由市場和第二市場)共為1222宗,其中975宗為第二市場買賣,佔比為79.8%。與2023年的790宗相比,宗數上升了23.4%,兩者均為2015年以來10年的新高,而比例則從2023年的83.0%下降了3.2個百分點。第二市場的比例略有下降,但仍接近八成的高位。

在夾屋方面,2024年香港二手夾屋的買賣合約登記為123宗,比2023年的152宗下降了19.1%,創下了自2018年116宗之後的6年新低。由於所有夾屋已經過了禁售限制,業主只能在補地價後在自由市場出售,因此夾屋沒有第二市場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