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隨著全球避險投資需求強勁推動之下,黃金現貨與期貨價格距離3000美元這一史詩級關口越來越近,華爾街頂級投資機構們開始憧憬金價今年可能收於3100美元之上,甚至來自美國銀行的市場分析師預測黃金價格在強勁投資需求與央行購金需求的合力推動下可能觸及3500美元。
長期以來的傳統避險資產——美元與美債,因美聯儲降息預期大幅降溫、美國預算赤字預期愈發龐大,以及特朗普主導的美國新一輪全球關稅政策反复無常而受到全球投資者冷落與拋售,尤其是美國政府愈發龐大預算赤字促使債務償還壓力不斷增長,進而促使投資者們在新一輪貿易戰以及地緣政治重塑局面之下將所謂的“避險投資”聚焦於黃金。
據了解,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週一將截至2025年底的黃金價格預測從每盎司2890美元大幅上調至3100美元,核心邏輯在於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需求的持續強勁增長。高盛的大宗商品分析團隊在這份報告中表示:“結構性增加的全球央行黃金需求將在年底前為金價帶來9%的漲幅,再加上隨著利率下降,投資者們的黃金ETF持倉量逐漸增加。”
高盛補充表示,假設不確定性因素縮減,這些需求帶來的漲幅將能夠抵消投資者們頭寸正常化帶來的拖累。
然而,如果包括關稅擔憂在內的美國政策不確定性仍然高企,高盛認為,由於投機頭寸的持續大幅增加,金價在樂觀預期下有可能在年底前飆升至每盎司3300美元。
高盛還在報告中將全球央行的黃金購買需求假設從之前的每月41噸上調至每月50噸。高盛表示,如果購買規模達到平均每月大約70噸,假設投資者頭寸正常化,到2025年底金價可能將攀升至每盎司3200美元。
高盛補充稱,相反,如果美聯儲長期保持利率穩定而不是降息,預計同期金價將達到每盎司大約3060美元。
來自華爾街另一金融巨頭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的大宗商品策略團隊近日表示,由於擔心美國財政赤字持續升級、全球貿易爭端、戰爭、制裁和資產凍結,全球央行以及散戶投資者們已將現貨金價以及黃金期貨價格推至創紀錄水平,並且預計最樂觀情境下將觸及3500美元。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最新報告,2024年“全球各大央行以驚人的速度繼續大量購買黃金”,並且第四季度購買量大幅加速。去年全球黃金總需求達到創紀錄的4,974噸。世界黃金協會近期在其《黃金需求趨勢》報告中表示:“2025年地緣政治和經濟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全球各大央行似乎很有可能再次將黃金作為穩定的戰略資產。”
美元與美債避險價值衰減,黃金強勢領漲所有避險資產
具有避險屬性的主權貨幣美元自今年以來因處於高位附近,以及特朗普關稅不確定性而遭遇獲利了結拋售,特朗普反复無常的加徵關稅決定——比如宣布暫緩對於墨西哥與加拿大加徵關稅,對於中國加徵關稅僅僅10%而不是此前預期的激進增幅,以及對於歐盟的具體加徵關稅遲遲未定,加劇了外匯交易市場的不確定性。
長期以來的傳統避險資產美債,則自今年以來因美聯儲降息預期大幅降溫,以及美國預算赤字預期愈發龐大而受到全球投資者冷落,今年以來美債價格呈現動盪走勢,投資者們認為在這兩大負面因素影響下的美債在當前的劇烈波動中不在具備“安全避風港”這一屬性。
包括美國銀行在內的華爾街投資機構甚至開始定價2025年美聯儲“全年不降息”,這種鷹派市場預期疊加愈發龐大的美債利息,以及特朗普領導的新一屆政府以“對內減稅+對外加徵關稅”為核心的促經濟增長與保護主義框,美國財政部發債規模可能被迫在“特朗普2.0時代”比花錢如流水的拜登政府愈發擴張,加之特朗普加徵關稅隨時可能將引發通貨膨脹率捲土重來,導緻美國債券市場在今年頻繁出現大幅拋售。
美聯儲立場轉向鷹派之後,“higher for longer”重返視野,推動市場開始定價2025年可能不降息以及中性利率預期持續上行,更重要的美債負面邏輯則在於特朗普2.0時代或將推動通脹加速以及國債發行規模與聯邦預算赤字加速飆升,疊加“逆全球化”之下中日等美債持有大國拒絕擴大美債持倉,不排除大幅減持美債,美債投資者們擔憂近年大舉發債的財政部未來無力償還越來越高昂的債息。
因此,隨著市場對於美元與美債的避險投資需求自今年以來不斷衰減,非常有利於黃金作為僅有的“安全避風港”屬性大類資產的無比強勁避險投資吸引力,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以來黃金價格強於基準的股債資產表現。
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在最新報告中,重申“買入黃金”的大宗商品交易建議,並且強調,儘管不確定性下降可能導致金價出現戰術性的回調趨勢,但黃金多頭頭寸仍是一種強有力的金融市場對沖工具。
高盛表示,面對潛在的貿易緊張局勢、美聯儲政策風險以及金融或經濟衰退威脅,這些因素可能將金價推至高盛“高不確定性區間”的最上限。
此外,如果市場對美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加劇,高盛預計到2025年12月,金價將額外上漲5%,達到每盎司3250美元。
高盛補充表示,市場對美國通脹和財政風險的日益擔憂情緒可能將推動投機頭寸和黃金ETF資金流入規模大幅增加,而對美國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可能會鼓勵央行,尤其是那些持有大量美國國債儲備的央行,繼續大幅增加黃金購買量。
瑞銀喊出3200美元,美銀喊出3500美元
國際大行瑞銀(UBS)近日發布的一份研報顯示,該行上調黃金價格預測,預計2025年黃金高點將突破3200美元/盎司,瑞銀認為,市場避險情緒持續,宏觀經濟不確定性、美國財政赤字惡化以及地緣政治風險,都可能繼續支撐黃金價格上行。
瑞銀表示,金價此次的強勁反彈超出該行此前的預期,主要由以下因素推動:一是市場對黃金的看漲情緒根深蒂固。在宏觀經濟環境高度不確定和波動的背景下,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備受青睞;二是投資者持倉仍顯不足,這意味著投資組合中增加黃金配置的空間較大;三是官方部門的需求強於預期,為市場提供了重要支撐。瑞銀還表示,投資者情緒似乎從 “害怕錯過” 轉向 “及時把握”,在錯失了 2024 年的幾次短暫或幅度較小的買入機遇後,投資者可能會擔心重蹈覆轍,因此更傾向於在價格回調時及時入場。
來自美國銀行的大宗商品策略團隊表示,隨著全球央行黃金購買主導市場,全球投資需求只需增加1%,黃金就能達到美國銀行預測的3000美元基準目標,投資需求超預期增加10%則將使金價升至每盎司3500美元。美國銀行指出,中國市場是愈發充滿活力和看漲情緒愈發濃厚的全球黃金市場的其中一個核心支柱。
此外,就特朗普新任財政部長關於“在未來12個月內將美國產業資產進行貨幣化”的聲明,有華爾街分析人士認為,如果按照當下市場價值評估美國的黃金儲備,可能會給財政部注入高達7500億美元的資金,減少今年發行國債的需求。
美銀認為,黃金重估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模式的潛在影響類似於量化寬鬆(QE),重估是可能的,但存在法律問題,且“可能不會受市場歡迎,因為將導致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放鬆,以及財政/貨幣獨立性的侵蝕”;黃金價值重估還可能將推高黃金(以及比特幣和其他可能被重新貨幣化的資產)的定價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