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美國通脹率的超預期表現導致債券交易者將美聯儲下一次降息的預期推遲到了12月。與美聯儲未來決策相關的掉期合約在美國1月CPI漲幅超出分析師預期後進行了重新評估。市場原本預計美聯儲會在9月前進行降息。當前的利率水平暗示今年可能只會降息25個基點。美國國債價格遭遇重挫,各期限國債的收益率至少上升了8個基點。市場之前預計6月降息的可能性較大,並可能在年底前再次降息,但現在這一預期已被大幅推遲。
作為基準的10年期美國國債利率上升了12個基點,達到4.66%。2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對美聯儲利率調整更為敏感,一度上升了10個基點,達到4.38%,之後回落至大約4.36%。
Alphamatrix Finance的合夥人Roger Landucci質疑道:“在如此巨大的通脹壓力下,降息的合理性如何證明?”美聯儲決策者在去年年底三次降息後,在1月份的會議上暫停了降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周三向國會作證時表示,數據顯示美聯儲在通脹方面“還未完全達到目標”,儘管已經朝著2%的目標取得了進展。
iCapital的首席投資策略師Anastasia Amoroso在報告發表前指出,美聯儲已經“從關注勞動力市場轉向關注通脹,這在去年年底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美國1月未季調CPI同比上漲3%,為2024年6月以來的最大增幅。美國1月季調後CPI環比上漲0.5%,為2023年8月以來的最大增幅。美國1月季調後核心CPI環比上漲0.4%,為2024年3月以來的最大增幅。美國劳工统计局(BLS)表示,此次上漲中近30%是由於住房成本的增加。
Janney Montgomery Scott的首席固定收益策略師Guy LeBas評論道:“CPI數據明顯處於溫暖的溫和區間。對美聯儲來說,目前的數據根本不配合。”LeBas指出,部分通脹壓力可能是暫時的,而機構表示,1月份CPI數據意外上升可能源於季節性調整過程。儘管如此,交易員們仍未相信如此。
彭博策略師Simon White表示:“全面高於預期的CPI數據導致收益率飆升,股市下跌。與2020年2021年一樣,流入通脹掛鉤債券ETF的資金一直在增加。最重要的是,空頭已經被覆蓋。今年的降息預期正在減弱,目前一次降息被艱難定價。儘管如此,今年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很小,約為15%,而且自數據公佈以來還沒有實質性上升。”
分析指出,1月份CPI上漲的部分原因可能是企業在年初推動價格上漲,以及預期進口商品關稅將全面提高而提前提價。此外,週三的報告進一步證明,通脹進程面臨逆轉的危險——再加上穩固的勞動力市場,美聯儲很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維持利率不變。政策制定者還在等待特朗普總統政策的進一步明朗化,尤其是關稅政策,這些政策已經導致消費者通脹預期上升。
ING集團的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表示:“這份CPI報告無疑顯示出通脹仍然高企,再加上可能實施的貿易關稅,美聯儲將很難在短期內正當化降息。”華爾街的其他分析人士也紛紛表達類似觀點。
惠譽評級的首席經濟學家Brian Coulton表示:“這幾乎開始看起來像是2024年上半年的重演,當時通脹的上升出乎包括美聯儲在內的所有人的意料。這也說明,在新的通脹風險開始出現之際,美聯儲還沒有完成讓通脹回落的工作。新的通脹風險包括關稅上調和勞動力供應增長受到擠壓。”
美國銀行的經濟學家Aditya Bhave等人說,這份報告增強了他們對美聯儲降息週期已經結束的信心。“現在加息似乎不那麼不可思議了,”他們在數據公佈後的一份報告中寫道。
這些數據出爐之際,對美聯儲官員和美國國債市場來說都是一個關鍵時刻。本週早些時候,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告訴美國參議院委員會,考慮到經濟的彈性,美聯儲不需要急於降息。然而,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三早些時候在Truth Social的帖子中表示,應該降低利率。
投資者也在盯著大量新債發售。美國財政部周三標售420億美元10年期公債,票面利率為2007年以來最高,週四還將標售250億美元30年期公債。週二標售的580億美元三年期公債获得强劲需求。
拋售推高了10年期美國國債的預期票面利率。在CPI數據公佈之前,投標截止日期前的指示收益率約為4.52%,在該水平上票面利率為4.5%。按照週三4.65%的高點計算,此次拍賣的票面利率為4.625%,為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Marlborough Investment Management的投資組合經理James Athey表示,1月通脹數據升溫有利於持有澳洲和新西蘭等國公債,而避開美國公債。Athey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確定性太高,無法在美國國債上持有重要倉位。”他指的是美國經濟、財政和貨幣政策。他說,與此同時,“除非出現更嚴重的通脹”,促使美聯儲考慮加息,否則收益率的上升可能是有限的。
Comerica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Bill Adams在分析中表示:“美聯儲將1月的強勁通脹數據視為價格壓力仍在經濟表面下持續積聚的證據,這將加強其放緩甚至完全停止2025年降息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