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中信證券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科創AI指數由30家科創板上市的人工智能主题公司构成,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AI基礎設施、AI技術和AI應用三個領域。與同類指數相比,科創AI指數的成份股集中度更高、主題相關性更強、彈性更大,適合作為主題投資的積極工具。從投資組合配置的視角來看,在主要市場指數中,红利板块与科創AI指數的相關性較低,僅為0.34。将科創AI指數和紅利指數作為基礎資產,並結合戰術性配置調整,有助於優化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特性。

以下是中信證券的主要觀點:

科創AI指數(950180)在科創板中精选市值较大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高效的工具來佈局人工智能領域。

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950180.CSI)從科創板市場中挑選出30家市值較大的,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資源、技術和應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成份股,旨在反映科創板市場代表性人工智能產業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從海外市場的表現來看,以AI產業鍊為代表的科技板塊長期表現遠超寬基指數。以彭博Mag7指數過去十年(2015/3/31-2024/10/31)累計收益率為2239%,遠高於納斯達克指數的269%。

與其他同類指數相比,科創AI指數的個股集中度高,彈性強,適合作為進攻性資產進行配置。

與科創50指數相比,科創AI指數更專注於人工智能領域,投資主題更為明確。与其他人工智能主题指數相比,科創AI指數近半數成份股公司的自由流通市值在100億元以下,同時CR10達到了70%,這反映了不同市值的AI公司對整體的影響。在行業分佈上,科創AI指數成份股主要集中在半導體、雲服務、計算機設備等行業。

從投資組合配置的角度來看,通過配置科創AI和紅利資產,可以改善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特性。

與其他板塊相比,人工智能主題指數的收益彈性更佳,是牛市中最銳利的“矛”。從分散化投資的角度來看,紅利板塊與科創AI指數的相關係數為0.34,紅利指數的年化收益為6.99%,夏普比率為0.42,回撤和波動控制能力強,具有較好的防禦屬性,是穿越牛熊的“盾”,適合與科創AI指數共同構建“啞鈴型”配置。

以科技AI指數和港股通紅利指數為基礎資產,基於基本面邏輯驅動的風格戰術配置指標體系進行戰術性配置,能夠進一步改善投資組合的風險收益特性。

從歷史回測來看,基於科創AI和港股通紅利的戰術配置策略能夠改善指數的風險收益特性,兼具高彈性和降低迴撤的特點。自指數基日(2022/12/30)以來,策略年化收益為45.11%,年化夏普為1.44,最大回撤為19.78%,各項風險收益特性相較於科創AI指數進一步改善。從歷年收益來看,基本每年均能戰勝基準,2024年相對基準超額收益為20.13%。

目前共有4只跟踪科創AI指數的ETF,均於2025年1月份上市;其中發行總規模居前的產品為廣發基金的人工智能ETF科創,發行規模為3.3億元。

風險因素:歷史數據不代表未來表現;指數數據可能因可得性問題等因素出現錯誤或不完整;部分指數回溯歷史較短,可能會影響結論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