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高盛研究部的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到,投資者對AI經濟的增長和效益持樂觀態度,這種情緒推動了恆生科技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在過去一個月內分別上漲了27%和19%。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來,美國股市增長了50%,科技股市值增加了13萬億美元。高盛研究部預計,未來十年AI的廣泛應用將使中國股票的整體盈利每年增長2.5%。
從企業盈利的角度來看,企業可以通過以下三個主要途徑利用人工智能來提高盈利:
提高生產力:根據高盛研究部宏觀團隊對人工智能驅動的生產力提升和GDP增長趨勢的預測,結合收入與GDP增長的乘數效應來估計營收影響。預測結果顯示,如果中國企業能夠利用人工智能提高勞動生產率,未來10年MSCI中國指數的年盈利增長率可能會平均提高1.1%。
降低成本:假設效率提升僅通過自動化和勞動力優化來實現,高盛研究部估計,在勞動力成本降低3%的情況下,MSCI中國指數可以產生相同水平的收入,從而在未來10年內每年有效提高其總盈利1.8%。
創造新的收入機會:高盛研究部認為,人工智能不應該成為新市場進入者和現有企業之間的零和遊戲,預計AI帶來的新商業模式和增量增值將對股市產生淨積極影響。高盛的資本支出與銷售增長模型顯示,未來十年,通過增加技術投資可以改善盈利軌跡,每年約提高1%。
此外,增長前景的改善和潛在信心的提升也預計將提高中國股票的公允價值15-20%,並可能帶來超過2,0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基於這些原因,高盛研究部將MSCI中國及滬深300指數的目標點位分別上調至85積分摘要4700點,這意味著兩個指數在未來12個月內分別有16%和19%的上漲空間。在AI為中國增長前景帶來更多希望的同時,高盛團隊也強調,強有力的政策刺激是推動股市持續上漲、克服宏觀環境挑戰的關鍵因素。
中國AI股票投資框架
利用高盛研究部宏觀、股票策略和行業團隊對人工智能主題的廣泛研究,劉勁津及其團隊發布了一個關於中國AI的系統框架,旨在幫助投資者在這個技術不斷演進、擴展/改變投資前沿的時代,理解AI生態系統的動態,識別投資機會,並評估風險/回報。
團隊將中國所有上市公司分為兩大類:AI科技股和非科技股,並進一步細分為六個主題:半導體、電力和基礎設施、數據和雲、軟件和應用、收入增長型企業和生產率提升型企業。與中國周期相似,中国的半導體股和AI基礎設施股已經超越了大盤,顯示出後周期受益企業的追趕潛力。
深入探索中國AI生態系統中的投資機會
對於宏觀投資者和指數投資者來說,在主要基準指數中,恆生科技指數和中證1000指數的科技/AI相關股佔比最高。從主題來看,由於AI資本支出週期放緩,但應用場景的創建和變現步伐加快,高盛研究部更看好數據和雲以及軟件和應用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