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華爾街金融巨頭高盛在一份最新報告中指出,全球範圍的對沖基金在今年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大量購買中國股票。更加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本土人工智能初創公司DeepSeek全面崛起,並且引領以“低成本”和“高能效”為核心的全新“AI大模型算力範式”,高盛表示,DeepSeek開始與消費電子等AI應用終端深度融合,推動全球投資者們對於中國股票的看漲熱情在過去一周進一步加劇。
高盛在一份客戶報告中指出,根據截至2月7日的資金流彙編數據,離岸與在岸的中國股票市場(即包含美股市場的中概股,港股市場以及A股市場)合併成為全球“名義上淨買入規模最龐大的股票市場”,這一數據引發全球投資機構關注。
高盛彙編的統計數據顯示,在2月3日至7日的一周內,對沖基金對於離岸與在岸的中國股票的購買規模創下四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華爾街大行高盛的主要經紀業務部門向對沖基金等覆蓋全球的投資管理機構提供融資,並能夠看到它們的資金交易流。
DeepSeek掀起全球資金圍繞中國AI的投資熱浪
DeepSeek重磅推出的具備劃時代意義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已經成為全球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資產,尤其是評估中國股市(包含港股與A股)的前所未見“牛市催化劑”,而這些投資者本來已經對美國科技股愈發高企的估值感到擔憂。DeepSeek的橫空出世,可謂徹底引爆全球資金——包括槓桿型對沖基金以及傳統資管巨頭們,圍繞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的史無前例投資狂潮。
DeepSeek自發布性能比肩o1的開源AI大模型後,中國互聯網大廠等科技公司成為美國AI領域的新興威脅。儘管在進口最先進芯片方面遭遇西方國家限制,但DeepSeek應用的開發成本遠低於美國競爭對手。這一發布使得“AI芯片霸主”英偉達的市值蒸發單日超5000億美元。
近期,來自中國DeepSeek的AI工程師團隊所開創的DeepSeek R1大模型可謂霸榜美國熱搜,並且DeepSeek應用持續登頂蘋果中國地區和美國地區應用商店免費APP下載排行榜,在美區下載榜上超越ChatGPT。
DeepSeek團隊證明,他們能夠在沒有世界最頂級的英偉達高性能AI GPU提供強大AI算力的情況下,以極低成本加上性能普通的AI加速器訓練出推理能力一流的突破式開源AI大模型。在不到600萬美元的極低投入成本和2048塊性能遠低於H100與Blackwell的H800芯片條件下,DeepSeek團隊打造出性能堪比OpenAI o1的開源AI模型,相比之下Anthropic與OpenAI訓練成本高達10億美元,DeepSeek的推理输入與输出token定價相比於OpenAI定價則可謂“骨折級”促銷。
隨著“DeepSeek低算力成本風暴”席捲全球,投資者們開始強烈質疑美國科技巨頭們對於人工智能堪稱狂熱的AI燒錢計劃是否合理,畢竟動輒千億美元的支出,相比於DeepSeek僅僅百萬美元級別成本令這些美國科技股投資者無比震驚的同時也無比憤怒,他們認為股東利潤在被不合理的支出不斷侵蝕,因此自1月底以來持續拋售美股七巨頭等估值高企的科技股。
來自中國香港的一位機構銷售總監表示:“DeepSeek正在改變‘中國在AI領域無關緊要,正在輸掉AI戰爭’的悲觀論調。”
DeepSeek所推出的性能堪比OpenAI o1大模型,但是AI訓練與推理成本卻比OpenAI低得多的開源AI大模型DeepSeek R1,引發全球投資者對中國互聯網公司以及對於中國半導體與軟件領軍者的狂熱看漲情緒,推動在香港股市交易的中國科技股基準指數——即恆生科技指數,步入所謂的“技術性牛市”。
在港股,憧憬“長牛行情”的樂觀情緒可謂比A股更加沸騰,受益於美聯儲降息,以及國內貨幣刺激政策提供的流動性支持,港股可謂吃到“中美雙重流動性紅利”,疊加近期DeepSeek引爆中國AI投資狂潮之後,港股作為外資投資中國市場的門戶,可謂是對沖基金等外部資管機構投資中國公司的最佳切入口,引發外資蜂擁至港股。
涵蓋阿里巴巴、騰訊以及百度等中國科技巨頭們的恆生科技指數,有著“東方納斯達克”美譽,被一些機構對標於涵蓋蘋果、英偉達、微軟以及谷歌等美國科技巨頭的納斯達克100指數,認為隨著這些中國科技巨頭業績與市值繼續成長,未來的“恆科指完全體”可能就是納斯達克100指數。
當阿里巴巴以及騰訊展現出“涵蓋最前沿AI大模型+強大雲端AI算力體系+完整AI應用軟件開發者平台”這些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標籤,且這些標籤的規模隨著AI應用軟件滲透至中國各行各業,未來市場規模有望比肩亞馬遜AWS與微軟,可能將引發類似2023年-2024年全球資金湧向北美雲計算巨頭的投資盛況。
若殺手級別的AI應用軟件/AI代理自2025年開始呈現大規模湧現之勢,對阿里巴巴、騰訊以及京東等雲巨頭來說可謂重大利好,這些AI軟件無論是前期AI軟件開發者生態平台還是後期無比龐大的雲端AI推理算力資源,离不开這些云巨头提供的强大算力平台支持。這些云巨头聚焦于布局与生成式AI相關的B端以及C端AI應用軟件开发者生态,旨在全面降低各行各業非IT人士開發AI應用的技術門檻。
“做多中國”之聲近期響徹華爾街,港A股2025年或迎來“斯普特尼克時刻”
一些華爾街分析師以及機構投資者表示,除了DeepSeek全面引爆的中國AI投資狂潮,全球資金對於中國股市愈發升溫的看漲情緒還受到北京政策寬鬆基調的強力支持,並且美國總統特朗普最新對中國商品加徵10%額外關稅的幅度遠遠低於他最初威脅的程度,市場也因此感到寬慰。
統計數據顯示,MSCI中國指數自1月中以來已連續四周上漲,並且2月以來上漲超過6%,表現優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
華爾街大行高盛在經歷“DeepSeek衝擊波”重創美股科技巨頭之後,重申該機構對於中國股市的看漲熱情,高盛預期在中性預期下,MSCI中國指數今年有望漲至75點,樂觀預期下該指數漲幅則將飆升至28%,高盛強調,“軟科技”領域的股票表現有望強於整個大盤。MSCI中國指數涵蓋阿里巴巴、騰訊、貴州茅台以及長江電力等中國核心資產,當前徘徊於69點附近。
據了解,在去年豪言“買入一切中國資產”的美國億萬富翁大衛·泰珀(David Tepper)旗下對沖基金Appaloosa LP在第四季度显著增加了该基金在美股市场两大中概巨头——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和京東的持股比例,根據本週的一份證券投資備案報告顯示,這兩家公司成為他對沖基金的最大頭寸之一。
具體的資金流向方面,高盛彙編的統計數據顯示,上週對沖基金們對於離岸和在岸中國股票市場的95%買入集中在單一個股,其中以非必需消費品、信息技術、網際網路、工業以及通信服務等行業為主。作為對比,能源、公用事業和房地產則被全球對沖基金拋售。
目前,全球資金對於離岸和在岸的中國股市配置比例仍處於歷史低位,這也是為何華爾街大行高盛等金融巨頭在近期高喊中國資產的漲勢遠未停止。高盛彙編的數據顯示,對沖基金在中國股票市場上的配置佔高盛合計主要經紀賬戶的7.6%,在過去五年間排名僅僅第23百分位,但相比於上月大幅提升,1月時僅為約第10百分位。
一些華爾街頂級策略師在DeepSeek橫空出世後,普遍對中國股市予以看漲觀點,認為隨著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競爭力的認可度提升,其“中國折價”將徹底消失,股指有望突破之前的歷史高點。來自另一華爾街大行美國銀行的知名策略師哈特內特(Michael Hartnett)表示,在經歷多年強勢增長後,美國股市的表現將在2025年初開始逐步減弱,美股主要上漲動力來源——“七巨頭”已無法為市場提供長期支撐,因此這位策略師建議投資者開始做多中國股市。
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師彼得·米利肯(Peter Milliken)在2月5日發布的報告中以 “中國的斯普特尼克時刻” 為核心概念,認為中國的技術創新已在全球範圍內引發“認知躍遷”。美國矽谷投資人Marc Andreessen甚至將DeepSeek的發布稱為 “AI 的斯普特尼克時刻”,象徵著中國科技崛起已不可忽視。(蘇聯在1957年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斯普特尼克時刻”因此成為全球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轉變的象徵)。
該報告指出,2025年將是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中國股票市場的一年。從紡織、鋼鐵到電子產品,再到近年來快速崛起的新能源汽車、核能、高速鐵路、人工智慧(AI),中國企業展現出強大的全球競爭力,市場有望重新估值“中國折價”,並推動中國A股和港股進入長期牛市。
全球最大規模對沖基金之一英仕曼集團(Man Group)近日表示,該機構對中國股市的投資前景十分樂觀。該機構的亞洲股票主管安德魯•斯旺(Andrew Swan)表示,科技發展——其中主要包括以DeepSeek為代表的突破型AI技術的發展,以及經濟模式變化,將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回報前景帶來更大規模影響。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特朗普的對華關稅政策也成為投資界擔憂的重點,但是斯旺認為,這次特朗普對華關稅的影響其實會比八年前小得多,並且可能將通過達成協議來避免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