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中信证券在其研究报告中指出,科创AI指数由30家科创板上市的人工智能主题公司构成,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AI基础设施、AI技术和AI应用三个领域。与同类指数相比,科创AI指数的成份股集中度更高、主题相关性更强、弹性更大,适合作为主题投资的积极工具。从投资组合配置的视角来看,在主要市场指数中,红利板块与科创AI指数的相关性较低,仅为0.34。将科创AI指数和红利指数作为基础资产,并结合战术性配置调整,有助于优化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性。
以下是中信证券的主要观点:
科创AI指数(950180)在科创板中精选市值较大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工具来布局人工智能领域。
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950180.CSI)从科创板市场中挑选出30家市值较大的,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和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成份股,旨在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从海外市场的表现来看,以AI产业链为代表的科技板块长期表现远超宽基指数。以彭博Mag7指数过去十年(2015/3/31-2024/10/31)累计收益率为2239%,远高于纳斯达克指数的269%。
与其他同类指数相比,科创AI指数的个股集中度高,弹性强,适合作为进攻性资产进行配置。
与科创50指数相比,科创AI指数更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投资主题更为明确。与其他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相比,科创AI指数近半数成份股公司的自由流通市值在100亿元以下,同时CR10达到了70%,这反映了不同市值的AI公司对整体的影响。在行业分布上,科创AI指数成份股主要集中在半导体、云服务、计算机设备等行业。
从投资组合配置的角度来看,通过配置科创AI和红利资产,可以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性。
与其他板块相比,人工智能主题指数的收益弹性更佳,是牛市中最锐利的“矛”。从分散化投资的角度来看,红利板块与科创AI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34,红利指数的年化收益为6.99%,夏普比率为0.42,回撤和波动控制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防御属性,是穿越牛熊的“盾”,适合与科创AI指数共同构建“哑铃型”配置。
以科技AI指数和港股通红利指数为基础资产,基于基本面逻辑驱动的风格战术配置指标体系进行战术性配置,能够进一步改善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特性。
从历史回测来看,基于科创AI和港股通红利的战术配置策略能够改善指数的风险收益特性,兼具高弹性和降低回撤的特点。自指数基日(2022/12/30)以来,策略年化收益为45.11%,年化夏普为1.44,最大回撤为19.78%,各项风险收益特性相较于科创AI指数进一步改善。从历年收益来看,基本每年均能战胜基准,2024年相对基准超额收益为20.13%。
目前共有4只跟踪科创AI指数的ETF,均于2025年1月份上市;其中发行总规模居前的产品为广发基金的人工智能ETF科创,发行规模为3.3亿元。
风险因素: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表现;指数数据可能因可得性问题等因素出现错误或不完整;部分指数回溯历史较短,可能会影响结论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