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全球地緣政治動盪加劇、利率環境持續承壓,金融機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經營挑戰。在此背景下,由大模型引領的新質生產力革命正席捲全球金融業,重塑產業格局,顛覆傳統模式。透過全球頂級金融機構的專利佈局,我們得以一窺未來金融科技的演進方向,洞察新質生產力對金融業的深刻變革,為機構在這場顛覆性變革中搶得先機、構築核心競爭優勢指明方向。

研究表明,未來5-10年間,金融科技將成為推動全球數字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AI 和數字化技術的加速迭代正驅動了全球金融科技的深刻變革,金融科技的創新已進入智能與安全並重的新階段。智能驅動與安全保障有力互為支撐的發展格局持續拓展金融科技的創新邊界和應用場景,將成為引領2025年金融科技邁向普惠、可信新時代的核心動能。

普華永道發現未來5-10年,金融科技將成為全球數字產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其創新已邁入“智慧”與“安全”並重的新時代。大模型相關技術在金融服務領域大規模應用的同時,也對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形成“智慧”驱动與“安全”護航互為支撐又相輔相成的格局,推動金融科技不斷拓寬創新邊界、拓展新的應用場景。

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1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從關鍵技術的專利分析來看,全球頭部金融機構在“智慧”與“安全”兩大方向的投入持續增加,湧現多模態防偽、智慧客服、AI心理學、數智人、智慧体(Agent)、推理升級和合成數據等前沿技術領域,專利申請數量呈現穩定成長趨勢。这些前沿技术的专利申请量不仅体现了金融机构对智慧化與安全性的高度关注,也預示著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核心趨勢。

2020-2024年全球金融科技技術佈局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2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在檢索技術趨勢的同時,普華永道也對全球金融機構的專利申請量進行了盤點和分析,範圍覆蓋銀行、保險、證券、信託、支付、資產管理、貸款等業態。數據顯示,中國在全球金融科技專利申請量上增勢迅猛,12家中國金融機構躋身全球TOP20。

2020-2024年全球金融機構專利創新排行榜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3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展望未來,數位金融創新發展帶來的服務體驗升級、合規安全保障、經濟效益增長加速顯現,加強大型銀行、科技型金融機構、科技企業等多方合作,成為新時代金融高質量發展和科技佈局的核心方向。

趨勢一 情感智能——心理關懷驅動有溫度的金融服務

人工智能不再局限於信息技術領域的創新,開始跨界與心理學等社會科學深度結合。情感計算、情緒識別等“AI心理學”技術正讓AI從“高智商”延展至“高情商”,讓金融服務在催收策略、精準行銷、風險控制、資產管理等環節更顯人性化,將會解決傳統金融服務中無法及時識別用戶心理需求和情緒變化的問題。情感智能在某種程度上能緩解“只懂規則、不解人心”的痛點,為金融科技服務注入溫度、實現差異化競爭。

數據顯示,AI心理學專利申請量全球TOP10的佔比達到77%,其中中國金融機構在TOP10中佔據8席,中國工商銀行、平安集團、中國銀行、螞蟻集團、馬上消費金融等企業上榜前五名。與國外相比,中國在AI心理學即情感智能的技術儲備與應用場景優勢明顯。

2020-2024年全球AI心理學專利申請量TOP10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4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從實踐來看,美國Capital One的虛擬助手Eno借助自然語言處理和情感分析,理解客戶的情緒和需求,提供更有溫度的金融服務體驗。馬上消費金融基於AI心理學研發了“AI貸後策略優化系統”,成功將逾期回款率提升3.66%。同時,馬上消費金融也積極探索將心理學理論與大模型結合,使金融服務更加貼近人心,如在養老機器人項目中的應用,便體現了數字化服務中的人文關懷。華泰證券透過AI智能投研系統分析市場數據和新聞輿情,擷取投資者情緒指標,輔助投資決策。

趨勢二 決策智能——智能體(Agent)賦能大模型應用落地實踐

在“動態決策”的大模型框架之下,智慧體(Agent)將以“超級擬人化”形態,進行環境感知、深度理解、決策制定,縮短推理與實踐的差距,推動大模型能力的落地應用。智慧體(Agent)在金融行業的應用,一方面可以集成金融企業內部投研團隊、風控團隊等多部門的群體智慧,將分散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整合起來,重塑原有工作流程,大幅提升整體營運效率;另一方面,推動難以在傳統金融服務中獲得專業指導的中長尾投資者群體,通过智慧體(Agent)享受更便利的專業服務,促進金融科技市場的普惠、公平發展。

數據顯示,智慧體(Agent)專利申請量全球TOP10佔比超過70%。其中,美國企業佔6席,專利申請量佔比58%。美國的先發優勢明顯,OpenAI的GPT系列大模型、Salesforce推出的Agentforce等都代表了智慧體(Agent)的國際領先發展水平。

2020-2024年全球Agent專利申請量TOP10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5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從實踐來看,中國工商銀行應用大模型的意圖識別、自主規劃以及流程自動化等多項技術打造對話互動執行智能體,目前已落地同業特殊利率調整與審批、網點大額資金查詢、集團網訊資訊檢索、風險查核等業務場景。美國銀行推出虛擬金融助手Erica,助力用戶完成轉賬、賬單支付、交易及投資等業務操作,已成功吸引超過4200萬客戶,使用次數達到20億次。招商銀行推動AI創新從高效能基礎設施向智慧體等多元應用場景全面拓展,依托釦子平台上線“掌上生活優惠”與“財富看點”兩款金融智能助手(Bot),為用戶帶來市場行情分析、資產配置建議等一系列智能化、個人化服務。

趨勢三 服務煥新——大語言模型重塑個人化使用者體驗

金融大模型深度賦能智能客服,在產品形態、產品功能方面出現顛覆性變革,將解決“智能客服不智能”的問題。新一代智慧客服系統能夠提供合規、清晰且富有溫度的服務響應,讓用戶在諮詢、維權和信息查詢等環節獲得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目前,銀行、保險、證券、金融科技機構紛紛佈局智能客服系統,智慧客服的發展將步入超智慧交互、全通路融合與無縫銜接、深度個性化的4.0階段。

數據顯示,智慧客服專利申請量全球TOP10佔比達到75%,中國企業佔6席,專利申請量佔比65%,展現出中國企業在智慧客服領域強勁的創新熱情。

2020-2024年全球智慧客服專利申請量TOP10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6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從實踐來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通過其虛擬助手和智能客服系統,提供處理賬戶查詢、交易和個人化金融建議,實現金融服務的普及和平等,為更多用戶帶來高效、安全、便捷的金融體驗。馬上消費金融建立基於大模型驅動的金融智能客服平台,推動服務響應時間從平均15分鐘縮短至30秒以內,智慧客服意圖辨識率達到90%,自助解決率達到91%、用戶好評率提升23%。平安集團自主研發的智能客服系統集成了語音識別、語音合成、語義理解三大智能引擎,以智慧語音機器人取代傳統的真人客服,實現自然的語音人機交互。中國銀行智能客服系統上線業務諮詢、查詢及辦理等功能,讓客戶“一語直達”提升了業務辦理的效率,平均節省60%的業務辦理時間,有效提升用戶服務感知。

趨勢四 數智人崛起——多模態融合打造沉浸式金融服務

多模態技術的應用助力“數字人”步入“數智人”時代。现代數智人技术正突破传统界限,不僅擁有逼真的外觀,更掌握了自然的語言交流、行為互動以及自我學習的能力。此項技術正在成為未來人機互動的新前沿,開拓多模態互動的新紀元。未来數智人将成为个人分身“阿凡達”,不再侷限於主播、客服等角色,將輸出文字、影像、音視頻乃至情感表達。AI數智人将广泛应用在金融机构的线下客户接待与线上直播服务,在業務答疑、服務引導、基金問詢、理財推薦、帳戶查詢等多種直播及服務場景廣泛落地使用。

數據顯示,數智人專利申請量全球TOP10佔比達到74%,中國企業TOP10中佔據5席,專利申請量佔比65%,其中中國工商銀行、螞蟻集團、馬上消費金融企業佔據前三名。

2020-2024年全球數智人專利申請量TOP10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7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從實踐來看,螞蟻靈境數位人平台融合大模型與AIGC科技,支持超過1億名數位火炬手共同參與2022杭州亞運開幕式數位點火儀式。馬上消費金融自主研發的養老情感陪伴數位人“裴裴”以機器人為硬件實體,利用先進的AI多模態大模型作為“大腦”,結合心理大模型、影像辨識、语音识别和生成等科技,設定安全、心理療癒、個人化及適老性四大功能模組,保障老人身心健康的同時豐富了老人的精神世界。工商銀行推出“虛擬數位人服務”,為客戶提供有溫度的專屬金融服務,真正讓數字化服務“聽得見、看得到”。平安銀行推出虛擬數位人聚焦對公等高頻實用性業務場景,扮演數字面審官、數字主持等角色。

趨勢五 推理升級——通用推理深化金融核心業務流程再造

推理能力的提升正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趨勢。新一代大模型的演進重點已從單純追求更大算力和數據規模,轉向推理能力的深度優化。這種轉變使人工智慧在複雜問題分析和決策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在金融領域,推理能力的提升推動大模型應用從客戶服務等輔助場景,擴及風險控制、投資決策等核心業務領域。同時,金融機構也在透過簡化模型、可視化技術和可解釋技術的綜合應用提高可解釋性,透過記錄決策過程、提供解釋報告、制定規範等進一步提升透明性,保障人工智能的在金融科技領域推理升級的合規和高效應用,從而帶來金融科技核心決策品質的提升,在为客户的产品和服务体验上带来巨大突破的同時,將會重塑金融科技。

數據顯示,推理升級專利申請量全球TOP10佔比達到77%,中國企業TOP10中佔據7席。

2020-2024年全球推理升級專利申請量TOP10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8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從實踐來看,各金融機構積極探討推理技術創新。微眾銀行專注於增加多種技術和專利佈局,解決推理過程中的隱私保護問題。馬上消費金融建構了融合人機協作的智慧運算體系,打造形成面向智慧行銷、防偽反詐欺等多領域的金融大模型服務平台,體現了推理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實用價值。

趨勢六 數據合成——虛擬生成破解金融數據瓶頸難題

數據合成是未來發展的新趨勢‌。在人工智能邁入2.0時代的數據合成技術正成為金融創新的重要推動力。在數據質量和數量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瓶頸的背景下,合成數據技術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這項技術不僅能產生豐富的訓練數據,還能有效應對數據獲取難、隱私保護嚴的產業痛點。在金融、醫療等對資料安全要求較高的領域,合成數據顯示出獨特優勢。金融行業作為數據密集型行業,沉澱的如金融交易、客戶資訊、市場分析、風控等各方面的大量數據,在隱私保護上提出更高要求。合成資料等虛擬生成技術的出現,可以降低人工治理和標註的成本,緩解專有數據獲取成本高的問題,更有力的促進金融科技的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數據合成專利申請量全球TOP10佔比達85%,中國工商銀行、螞蟻集團、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平安保險、中國銀聯、馬上消費金融6家中國企業上榜。

2020-2024年全球合成數據專利申請量TOP10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9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從實踐來看,摩根大通通過合成數據來加快金融領域的AI研究和模型開發,解決欺詐檢測和反洗錢問題,改善用戶服務體驗。Mastercard透過建立合成資料集,使用大模型技術優化風控模型,並註重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避免技術應用損害消費者權益。德意志銀行和英國合成數據提供商Synthesized合作,通過獲取合成測試數據,加快測試速度,獲得更準確結果,縮短上線時間,利用合成資料解決資料隱私等問題。

趨勢七 深度防偽——防偽大模型護航金融業務安全

數位經濟時代,以Deepfake為代表的深度換臉技術更加智慧化和高度真實化。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2024年全球風險報告》將深度偽造技術列為“未來兩年全球十大風險”之首。隨著防禦技術的更新速度以及零日漏洞(0-day)深度影響著金融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防偽大模型已成為大模型時代深度防偽新機遇。“防偽大模型”是指利用大模型技術手段,圍繞偽造、偽造檢測等問題,建構的參數量更大,訓練數據規模更大的大模型。防偽大模型在金融科技行业已广泛应用在视频面签、多模態生物核驗登錄、數字人民幣錢包等業務場景,有效提升了金融交易和身份驗證的安全性。多模态防偽大模型可助力金融科技机构精准识别和拦截深度伪造的攻击,抵制金融科技黑灰多發高發現象的發生。

數據顯示,深度防偽專利申請量全球TOP10佔比達到78%,中國企業TOP10中佔據8席。

2020-2024年全球多模態防偽專利申請量TOP10

普華永道:從專利視角洞察2025全球八大金融科技趨勢 - 圖片10

數據來源:普華永道根據專利檢索系統Patentics檢索整理

從實踐來看,中信銀行通過電信網絡詐騙案例庫,建立零售業務反詐欺智慧風控系統,利用機器學習技能“7×24”小時監測賬戶異常行為。馬上消費金融多模態防偽大模型利用超音波建立跨模態資訊機制攔截深度偽造的前置攻擊,迭代周期從90天縮短至1天,防偽攔截率從90.0%提升到99.9%以上,也建立了業界最大的黑灰產聲紋庫,數據規模達千萬級,成為行業反黑產的重要“基礎設施”。中關村科金與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合作,通過多模態防偽等AI反欺詐技術,辨別換臉、變聲、非活體真人等欺詐手段,助力金融業務安全。

趨勢八 演算法合規與風險——倫理建設將成為企業關鍵競爭力

隨著AI大模型的出現和廣泛應用,隨之產生的倫理問題成為全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聚焦金融科技領域,數據化、智能化的升級也導致算法歧視、資料隱私、模型偏見、資訊繭房等影響公開透明、模糊責任邊界的問題進一步凸顯。促進科技向善、加強風險管控,迫切需要可解釋、可透明的法律共識和科技倫理治理。2024年8月歐盟發布的全球首個《人工智慧法案》(EU AI Act)在整個歐盟範圍內生效,旨在透過全面監管人工智慧,對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實施一系列控制措施,並將人工智慧系統的風險劃分成不可接受的風險、高風險、有限風險和輕微風險四種類型,針對不同類型施加了不同的監管措施。另外,科技倫理特別是金融科技倫理治理需建立起從創新初期、發展階段到推廣應用的全流程治理體係以及合乎倫理的演算法價值觀。這些法案和倫理共識將進一步引導推動金融科技企業實現權利和責任的統一,追逐利潤的工具理性與科技“向善”價值理性的統一,以及企業、產業自律與政府、社會他律的統一。

從實踐來看,馬上消費金融成立科技倫理治理委員會,建構了企業級倫理規則體系,提出多智能體全生命週期治理框架,涵蓋從研發到退役的全過程監管。針對3D數位人倫理與版權保護方面,提報的《3D數位人建模和驅動的技術要求》的標準獲得IEEE的立項,是全球首個明確定義3D數位人重建與驅動技術規範的標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普華永道”,FOREXBNB編輯:王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