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守正創新、先立後破,系統整合、協同配合,充實完善政策工具箱,提高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有效性。
其中,要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總量與結構雙重功能,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使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成長同經濟成長、物價總水平預期目標相符。維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探索拓展中央銀行宏觀審慎與金融穩定功能,創新金融工具,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在筆者看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2025年貨幣政策的基調“適度寬鬆”,既是出於對當前經濟情勢的分析,也充分考慮了外部不確定因素,更結合了對明年經濟工作的規劃。時隔十多年,貨幣政策取向再次回歸“適度寬鬆”,進一步傳遞出正面明確的訊號,有力提振各方信心,穩定市場預期。
2025年,貨幣政策將持續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不斷提升支持服務實體經濟的前瞻性、有效性、針對性,為經濟穩定成長和高品質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筆者認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意味著貨幣供給將合理充裕,利率水準將處於低位,信貸環境將全面優化,金融將進一步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援服務。2025年,央行將適時降準降息,引導市場利率穩中有降,並進一步豐富貨幣政策工具箱,更重視發揮利率等價格型調控工具的作用,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作用,引導更多資源投向科技創新、綠色發展與消費金融等領域,更好地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與創新活力,更好地激發市場有效需求。
同時,“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更好體現“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持續降低企業和居民綜合融資成本,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展望後續,筆者認為,2025年,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可在三方面持續發力,更具前瞻性、有效性、針對性。一是要加大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力度,超常規地進行預調,讓政策調整走在市場曲線之前,助力宏觀經濟熨平週期波動與外在衝擊,彰顯前瞻性;二是繼續降準降息,2025年可降準0.5個百分點,下調政策利率50個基點,引導LPR下降25個基點,從而在總量上保障流動性更為充裕,在價格上適度降低成本,增強有效性;第三是運用好存量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必要時創設新的工具,豐富工具箱中的“十八般武藝”,引導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特別是加大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消費金融等支持,体现針對性。
另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有效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會議也提出,穩健處置地方中小型金融機構風險。
在這方面,筆者建議,應堅持“因地制宜”原則,認真按照“一省一策”要求,設計中小型銀行改革化險的具體方案。例如,在農信社改革中,各省份要依不同情況,兼顧促進發展與防範風險雙重目標,探索新機制和新模式。同時,不同地區的改革重點和次序也應區分。譬如,中西部和東北部地區應將化解風險放在首位,適當組成市級農商銀行及省級農商銀行;而東部地區則重視提昇法人機構競爭力。
未來,中小型銀行需要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制定科學務實的發展策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在細分市場尋找差異化定位,進行更精準的數位轉型,降低營運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逐步邁上特色化與精細化發展之路。筆者建議,金融監理機關採取更多措施,支持中小型銀行更能建立資本補充長效機制,提高相關機構長期可持續發展穩健性。
本文作者:董希淼,來源:新華財經,原文標題:《新財觀 | “讓政策調整走在市場曲線之前”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加強逆週期調節力度》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