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週五,關稅繼續衝擊市場,亞太股市繼續重挫,跌至兩個月來的最低水平,延續隔夜歐美股市大拋售的態勢。日本股市跌至去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日本債券收益率暴跌。

隔夜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雙雙出現自2020年以來的最大跌幅,美國股市蒸發了約2.5萬億美元。特朗普的關稅措施遠超預期,人們愈發擔心美國一個世紀以來最大幅度的關稅上調將打擊經濟增長。

Sanctuary Wealth的Mary Ann Bartels表示,如果這些關稅持續下去,經濟將放緩。不管是不是經濟衰退,很明顯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經濟都在走向放緩。除了固定收益市場,(投資者)沒有地方可以躲了。”

韓國方面,在法院因尹錫悅總統不當的戒嚴令宣言而將其免職後,韓元匯率收窄漲幅,韓國股市保持跌勢。此舉爲總統選舉鋪平了道路,有望結束數月來困擾該國的領導真空局面。

核心市場走勢:

日本股市:截至早盤收盤,日經225指數跌2.6%,日本东证指數跌3.5%。

韓國股市:韓國股市延续跌势,截至發稿,韓國KOSPI指數跌超1.5%。

商品市場:現貨黃金跌破3100美元/盎司,日內跌0.52%。現貨白銀日內一度跌超1.00%,現報31.56美元/盎司。

原油延續隔夜的大跌勢頭,目前布倫特原油期貨跌0.71%,WTI原油期貨跌0.75%。

【以下是11:30更新】

日本股市:截至早盤收盤,日經225指數跌2.6%,日本东证指數跌3.5%。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1

韓國股市:韓國股市延续跌势,截至發稿,韓國KOSPI指數跌超1.5%。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2

日本債市:受避險需求提振,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10個基點,連續第二天下降。

商品市場:現貨黃金跌破3100美元/盎司,日內跌0.52%。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3

現貨白銀日內一度跌超1.00%,現報31.56美元/盎司。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4

原油延續隔夜的大跌勢頭,目前布倫特原油期貨跌0.71%,WTI原油期貨跌0.75%。隔夜原油遭遇特朗普新關稅和OPEC+意外提前開始增產的雙重打擊,大幅回落超6%,創去年7月以來最差單日表現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5

【以下是10:00前更新】

週五亞洲市場早盤,關稅引發衰退擔憂情緒持續發酵,風險資產再遭拋售,亞太國家股市漲跌不一,其中日本股市跟隨華爾街步伐重挫。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6

日經225指數下跌2.6%,东证指數下跌3.3%。東京證券交易所33個行業分類指數中,僅有四個未下跌,其中銀行股指數暴跌6.4%,成爲表現最差的板塊。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7

電子、汽車等出口相關板塊以及銀行股均表現疲軟,市場對日本央行政策正常化的前景也產生了疑慮。此外,瑞穗金融集團一度下跌10%,創下2024年8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8

與此同時,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避險需求的推動下下降了10個基點。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9

日元兌美元匯率隔夜大幅上漲2.7%,創下自2024年10月以來的新高,進一步壓縮了出口企業的利潤空間。

亞盤時段,韓元兌美元匯率漲幅擴大至0.8%,成爲日內亞洲貨幣中的領漲者。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10

亞洲其他市場,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開盤下跌0.36%,一度跌至1%。韓國首爾綜指回升,抹去早盤高達1.5%的跌幅。當地時間4日上午,韓國憲法法院就總統尹錫悅彈劾案進行宣判,憲法法院通過彈劾案,宣佈罷免總統尹錫悅。尹錫悅成爲繼2017年朴槿惠被彈劾下臺之後,第二位被彈劾下臺的韓國總統。

關稅衝擊繼續:日股連續第二天大跌,東證指數跌3.5%,韓國KOSPI指數跌1.5%,金價跌破3100美元 - 圖片11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