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是什么?
营收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总收入。通俗地讲,就是企业通过销售商品或服务后收到的款项。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直接成果,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上的销售表现和经营规模。
例子:假设有一家玩具制造公司,它在一个月内生产并销售了以下产品:
产品类别 | 单价(元) | 销售数量 | 销售收入(元) |
玩具汽车 | 50 | 1000 | 50000 |
玩具飞机 | 80 | 500 | 40000 |
总营业收入 | 90000 |
这90000元就是该公司通过销售玩具所获得的营业收入。
营收有什么用?
1. 反映企业经营规模:营业收入越高,说明公司销售得越多、经营规模越大。比如便利店销售茶叶蛋、咖啡、便当等所有商品,加总就是它的月营业收入。
2. 评估市场竞争力:高营业收入通常意味着产品受欢迎、市场份额大。例如,一家科技公司月营业收入达数亿元,说明它的产品需求强、竞争力高。
3. 投资者的重要参考指标:投资者在评估企业表现时,会优先关注营业收入增长趋势。但需要注意:营业收入高不代表企业赚钱,还要看成本和费用情况。
注意:根据监管要求,上市公司需在每月10号前公布上个月的营业收入。投资者可在该时间前后通过以下权威渠道查询公司收入情况。
营收能判断公司是否赚钱?
它是公司运营的核心指标,反映了公司在某段时间内的销售成绩。虽然高营业收入通常意味着公司销售能力强、市场份额大,但其并不能直接反映公司是否赚钱。它只是销售额的体现,并未考虑到成本和费用的影响。
举例:假设某电子产品商店在一个月内销售了以下商品:
商品名称 | 单价(元) | 销售数量 | 营业收入(元) |
智能手机 | 2000 | 50 | 100000 |
平板电脑 | 3000 | 30 | 90000 |
蓝牙耳机 | 500 | 100 | 50000 |
总计 | - | - | 240000 |
说明:该电子产品商店当月的总营业收入为 240000 元。
然而,这 240000元只是营业收入,尚未扣除成本和费用。该商店的主要成本和费用如下:
成本/费用项目 | 金额(元) |
商品采购成本 | 150000 |
员工工资 | 40000 |
租金 | 20000 |
水电费 | 5000 |
营销费用 | 10000 |
其他费用 | 5000 |
总计 | 230000 |
计算:净利润 = 营收 - 成本和费用=240000−230000=10000元
说明:该电子产品商店当月的净利润为10000元。这表明,虽然营业收入达到240000元,但在扣除各种成本和费用后,实际盈利仅为10000元。
营收的局限性
所以,虽然营业收入是企业收入的直接体现,但仅凭它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可能有很高的营业收入,但由于成本控制不佳,最终并不赚钱。例如:
情况 | 营业收入情况 | 成本情况 | 毛利率 | 盈利率 |
公司 A | 高营业收入 | 营销成本过高 | 低 | 低 |
公司 B | 营业收入增加 | 降低产品价格 | 下降 | 下降 |
成本控制不佳:即使营业收入高,但若成本控制不当(如过高的研发费用、营销费用等),公司可能无法盈利。
降价竞争:为了在市场中占据竞争优势,公司可能会通过降价来促进销量,这虽然可能增加营业收入,但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实际利润减少。
总结:
营收虽然重要,但它并非唯一的评估标准。高营业收入不等于高盈利,因为公司可能面临高成本的问题,导致盈利能力不足。投资者在评估公司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以下财务指标:
毛利率:反映销售收入中扣除成本后的毛利润比例。
净利率:反映公司总收入中最终转化为净利润的比例。
盈利率:衡量企业在某段时间内的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