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銷指的是?

是指企業將一項已經發生的大額支出,按照其受益年限分期計入各期成本費用的會計處理方式。它屬於非現金支出,用來合理反映資產的實際消耗和企業的真實盈利能力。

攤銷計算公式

常見於:

攤銷的分類
類型 舉例
無形資產 專利權、商標權、商譽
長期待攤費用 房屋裝修、大額廣告費、軟件開發

和“折舊”的區別也是在於分攤針對的是無形資產(看不到摸不着的);折舊则针对的是有形资产(設備、機器、建築等)。

攤銷的運作機制

(一)分攤原則

企業在使用一項無形資產(如軟件、商標權、專利)時,不會一次性把成本全算入當期利潤表,而是根據使用年限分期均攤。例如:

花費100萬購買5年期的軟件使用權;

會計上按5年平均分攤,每年記20萬費用;

這20萬每年會體現在“管理費用”或“營業成本”中。

這樣做是爲了更公平地匹配成本與收益週期,讓利潤反映得更準確。

(二)影響利潤但不影響現金流

紙面上的會計處理,不代表企業當期有現金流出。比如:

公司花100萬購買專利,實際現金已在第一年支出;

未來4年均攤的是“賬面”上的費用,不影響現金流。

這就是爲什麼很多高成本分攤企業利潤偏低,但現金流充足的原因。

舉例:

假設企業以120萬元購入一項專利,使用年限爲6年:

•每年均攤費用 = 120萬元 ÷ 6 = 20萬元

這20萬元每年將減少當期利潤,但不會涉及現金流

如果某一年利潤爲100萬元,則:

•實際利潤 = 100萬元 - 20萬元 = 80萬元

攤銷影響怎麼看?股民如何識別?

攤銷相關的選股實用建議
策略 說明 示例
看調整後利潤 通過調整攤銷後的利潤判斷公司真實經營能力。 淨利潤爲800萬,但攤銷費用爲500萬,調整後的利潤爲1300萬,說明公司經營良好,攤銷不會過度影響實際表現。
攤銷比重大行業 科技、品牌公司攤銷較高,但具有長期價值。 比如,軟件開發公司需要攤銷研發費用,品牌公司攤銷商譽或專利費用,這些費用長期具有價值,不必因利潤低迷而輕易放棄投資。
一次性攤銷帶來機會 一次性攤銷如商譽減值可能帶來階段性投資機會。 如果公司進行了大規模的商譽減值或資產重估,股價大幅下跌,但這種攤銷可能是一次性的,隨着攤銷結束,股價可能反彈,值得考慮投資。

(一)關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的“非現金費用”

檢查公司現金流量表中的“折舊與攤銷”項目,看攤的金額大不大。

如果某公司淨利潤只有1億元,但經營現金流高達3億元,查一下發現成本分攤費用2億元 ——說明利潤被分攤拉低,真實經營能力其實很強。

(二)閱讀財報附註,識別成本分攤來源

成本分攤可能來源於專利、商譽、軟件、租賃資產等。

重點看分攤的資產質量,有價值的(如品牌商標)沒關係;沒價值的(如溢價收購商譽)要小心。

舉例:

A公司成本分攤的是全球知名品牌,未來還有現金流入;

B公司成本分攤的是虧損企業併購形成的商譽,未來可能還要減值。

(三)分析攤銷結束的時間點,尋找投資機會

某些大額成本分攤(如商譽)到期後,公司利潤會自然跳升,估值可能重新修復。提前佈局,有機會享受“成本分攤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