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销指的是?
是指企业将一项已经发生的大额支出,按照其受益年限分期计入各期成本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它属于非现金支出,用来合理反映资产的实际消耗和企业的真实盈利能力。
➢常见于:
类型 | 举例 |
无形资产 | 专利权、商标权、商誉 |
长期待摊费用 | 房屋装修、大额广告费、软件开发 |
和“折旧”的区别也是在于分摊针对的是无形资产(看不到摸不着的);折旧则针对的是有形资产(设备、机器、建筑等)。
摊销的运作机制
(一)分摊原则
企业在使用一项无形资产(如软件、商标权、专利)时,不会一次性把成本全算入当期利润表,而是根据使用年限分期均摊。例如:
•花费100万购买5年期的软件使用权;
•会计上按5年平均分摊,每年记20万费用;
•这20万每年会体现在“管理费用”或“营业成本”中。
这样做是为了更公平地匹配成本与收益周期,让利润反映得更准确。
(二)影响利润但不影响现金流
纸面上的会计处理,不代表企业当期有现金流出。比如:
•公司花100万购买专利,实际现金已在第一年支出;
•未来4年均摊的是“账面”上的费用,不影响现金流。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成本分摊企业利润偏低,但现金流充足的原因。
➢举例:
假设企业以120万元购入一项专利,使用年限为6年:
•每年均摊费用 = 120万元 ÷ 6 = 20万元
这20万元每年将减少当期利润,但不会涉及现金流
如果某一年利润为100万元,则:
•实际利润 = 100万元 - 20万元 = 80万元
摊销影响怎么看?股民如何识别?
策略 | 说明 | 示例 |
看调整后利润 | 通过调整摊销后的利润判断公司真实经营能力。 | 净利润为800万,但摊销费用为500万,调整后的利润为1300万,说明公司经营良好,摊销不会过度影响实际表现。 |
摊销比重大行业 | 科技、品牌公司摊销较高,但具有长期价值。 | 比如,软件开发公司需要摊销研发费用,品牌公司摊销商誉或专利费用,这些费用长期具有价值,不必因利润低迷而轻易放弃投资。 |
一次性摊销带来机会 | 一次性摊销如商誉减值可能带来阶段性投资机会。 | 如果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商誉减值或资产重估,股价大幅下跌,但这种摊销可能是一次性的,随着摊销结束,股价可能反弹,值得考虑投资。 |
(一)关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非现金费用”
检查公司现金流量表中的“折旧与摊销”项目,看摊的金额大不大。
如果某公司净利润只有1亿元,但经营现金流高达3亿元,查一下发现成本分摊费用2亿元 ——说明利润被分摊拉低,真实经营能力其实很强。
(二)阅读财报附注,识别成本分摊来源
成本分摊可能来源于专利、商誉、软件、租赁资产等。
重点看分摊的资产质量,有价值的(如品牌商标)没关系;没价值的(如溢价收购商誉)要小心。
➢举例:
•A公司成本分摊的是全球知名品牌,未来还有现金流入;
•B公司成本分摊的是亏损企业并购形成的商誉,未来可能还要减值。
(三)分析摊销结束的时间点,寻找投资机会
某些大额成本分摊(如商誉)到期后,公司利润会自然跳升,估值可能重新修复。提前布局,有机会享受“成本分摊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