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蘋果(AAPL.US)發布2025財年第一財季(對應自然年2024年第四季度)財報。

蘋果CEO蒂姆·庫克表示,“蘋果公布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季度财报。”

一句話概括:當季,蘋果營收最靚麗的模塊是服務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3.9%至263.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營收最差板塊是可穿戴設備、家居與配件產品線;佔營收比超過50%的iPhone產品線,面臨嚴峻的競爭挑戰。

2024年四季度,蘋果實現營收1243億美元,同比增長3.95%,創歷史新高紀錄;實現淨利潤363.30億美元,同比增長7.12%;實現毛利率46.9%,為蘋果有史以來最高水平。此前蘋果預期,當季毛利率將處於46.5%-47.5%之間。

儘管大中華區營收(排名蘋果營收第三)同比下滑幅度高達11.08%至實現營收185.13億美元(預期213.3億美元),显著拖累苹果整体增速,但由於服務營收大漲,蘋果仍再度創下單季營收、利潤和毛利率的歷史新高紀錄。

2025財年第一季度,大中華區是蘋果主要市場中唯一一個出現收入下滑的市場,其餘的美洲、歐洲、日本、亞太等其他區域,營收均實現增長。

從產品類別來看,iPhone產品線本季淨銷售額為691.4億美元(預期710.3億美元),略低於上年同期的697億美元(同比下滑0.8%),該產品線營收佔比55.62%,為蘋果第一大營收業務。雖然當季營收同比僅微降,但營收佔比過半,顯示蘋果硬件業務面臨嚴峻挑戰。

當季,iPad產品線實現淨銷售額80.9億美元(預期73.2億美元),較上年的70.2億美元增长15.2%;Mac產品線淨銷售額達89.9億美元(預期79.6億美元),高於上年同期的77.8億美元,同比增長15.6%,實現自2022財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增速。

蘋果在2025財年第一財季的可穿戴設備、家居與配件產品線的淨銷售額則為117.5億美元(預期120.1億美元),略低於上年同期的119.5億美元(同比下降1.7%)。

在蘋果當季的所有業務板塊中,服務業務(包括App Store和Apple Music)營收表現極為出色,鋼彈263.4億美元(上年同期231.2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13.9%。

綜合而言,在蘋果主業兩大板塊“軟件和硬件”中,Mac和iPad產品線營收均實現同比增長,但iPhone產品線遠遜於預期,原因看上去是大中華區的iPhone 16系列銷量較差所致。

庫克解釋稱,大中華區營收下降的原因包括渠道庫存變化、Apple Intelligence(蘋果AI)尚未推出以及中國新發布的全國性補貼政策。

其中,“渠道庫存變化”影響巨大。若剔除此項影響,則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下滑幅度可縮窄超過一半;另外,蘋果AI在中國市場沒有推出,也拖累了蘋果手机在大中华区的营收。

庫克說,iPhone 16系列在蘋果AI可用的地區銷量會更強勁些。目前蘋果AI僅在少數英語國家(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可用。

據Counterpoint在1月31日發布的《月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追踪報告》顯示,2024年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批發營收同比增長9%,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蘋果連續第二年以銷售額領跑印度市場,並在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躋身該市場出貨量前五。

庫克表示,“蘋果公司計劃在4月發布更多語言版本的蘋果AI,包括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西班牙語、日語、漢語和簡體中文。”但是,庫克沒有明確蘋果AI在中華區的上線時間節點。

蘋果最新款iPhone在中國大陸的銷量受到國產手機品牌(如華為和小米等)的強勁挑戰。

據IDC報告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7643萬台,同比增長3.9%。其中,蘋果iPhone市場份額為17.4%(出貨量1330萬台,連續三年下滑),雖然仍排名第一,但同比增幅卻下降了9.6%。

IDC報告稱,2024年全年,蘋果公司市場份額為15.6%,排名跌至中國市場第三位。

蘋果智能手機最近數年來創新力嚴重不足,在多項維度(如續航、訊號、螢幕、拍照和AI等)的技術創新,已不如中國競對,產品競爭力優勢不再,故而蘋果在中國市場的手機競爭壓力日增。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在大中華區營收失速的影響實際上並不是很大,而其在拉美、中東和南亞等多個市場都創下新的收入紀錄;在新興市場的印度,庫克極為重視,認為蘋果在印度市場的份額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對於未來,庫克持樂觀態度,特別是隨著蘋果AI的推出,庫克預計將推動消費者升級和選購。

“公司創紀錄的營收和強勁的運營利潤率推動每股收益創下歷史新高,並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使公司能向股東返還超過300億美元資金。”蘋果CFO凱文·帕瑞克表示,“蘋果活跃设备安装数量在所有产品类别和地理区域均创下历史新高。”

另外,蘋果公司董事會宣布,將向公司的普通股股東派發每股0.25美元的現金股息。這筆股息將於2月13日向截至2月10日營業時間結束的在冊股東發放。

從當季財報表現看,蘋果在整體增長下暗藏結構性風險,大中華區市場失速與iPhone競爭力下滑敲響警鐘。

若無法在創新、定價與本土化上取得突破,其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可能進一步被國產廠商蠶食。能否在2025年借AI與生態優勢重振增長,將成為關鍵考驗。

好在,庫克在財報電話會議上給出了令人鼓舞的態度。

對於iPhone技術創新,庫克說,“我認為未來還有很多東西,iPhone的創新遠未結束,智能手機仍有很多創新空間,我對我們的產品線感到無比樂觀。”

本文轉載自“華爾街見聞”,作者:周源;FOREXBNB編輯:徐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