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一季度業績表現及市場影響

在市場波動顯著加劇的背景下,高盛集團公佈了令人矚目的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整體表現超出市場預期,尤其是股票交易業務創下歷史新高,成爲本季亮點。這一強勢表現也延續了上週華爾街金融巨頭如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同行的優異成績。

高盛2025 Q1業績報告

解讀:交易業務成爲盈利主要來源,而傳統強項如投行業務則受到宏觀不確定性影響略顯疲弱。

儘管業績亮眼,高盛首席執行官所羅門在財報發佈會上呼籲,美國關稅政策需更清晰。他指出,政策不確定性已成爲企業客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影響併購、融資等關鍵戰略的實施。

與此同時,高盛董事會通過了一項高達 40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此舉不僅向市場釋放強烈的信心信號,也體現了美股市場靈活調控機制的優勢。

美聯儲官員言論:市場預期降息時間線拉長

美蘭助理沃勒發表鴿派言論,認爲在較小關稅情景下,美聯儲可能會更加耐心地降息,降息可能在下半年進行。然而,在大規模關稅情景下,如果出現顯著的經濟放緩,則傾向於更早和更大幅度的降息。儘管如此,美聯儲內部似乎仍未對關稅衝擊形成共識,多位官員明確表示不會將降息作爲對沖貿易風險的保險工具。

美聯儲主要官員近期表態如下:

官員 職務 近期立場關鍵詞 觀點總結
克里斯托弗·沃勒 聯儲理事 “耐心” “降息可期” 可能在下半年降息,視關稅壓力而定
詹姆斯·布拉德 聖路易斯聯儲主席 “應對需謹慎” “先看通脹” 強調維持通脹預期爲首要任務
尼爾·卡什卡利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 “反對倉促反應” “警惕政策失誤” 不支持用降息對沖貿易風險

解讀:儘管外部環境多變,美聯儲整體立場依舊偏中性偏鷹,尚未形成一致寬鬆預期。

美股市場表現:進入三個月“關稅觀察期”,短期樂觀但風險仍存

上週美股取得歷史性漲幅,特朗普總統也在講話中引用股市數據表達政策成效。但華爾街多家機構指出,短期暴漲可能並非市場信心的真實反映。許多分析師認爲,這一跳升主要是對沖基金被迫迅速平倉、看跌頭寸以及關注關稅新聞的結果。

歷史數據顯示,美股漲幅最大的記錄幾乎都發生在股災期間,這使得當前的市場反彈被一些人視爲“死貓反彈”。華爾街最大的幾家投行都強調,預測美國股市走勢變得愈加困難,劇烈的波動讓人們對目前的任何定價都沒有信心。

目前,美國將關鍵關稅實施“最後期限”推遲90天,爲市場爭取到一個喘息窗口。但這段“觀察期”同時也構成宏觀層面的重大懸念——市場的定價機制、企業資本支出、消費者信心都將受到這一政策變量的影響。

操作建議(供中短期投資者參考)

  • 保持倉位靈活,控制槓桿

  • 對高估值成長股適度兌現利潤

  • 關注受益於政策彈性板塊(如軍工、黃金、部分科技ETF)

  • 做好避險佈局,如適量配置波動率工具(如VIX ETF)

未來三個月內,若貿易談判進展順利、政策明確性提升,美股有望逐步走出震盪區間;反之,若關稅危機再度升溫,市場或將迎來新一輪系統性回調。